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20世纪,汽车成为改变世界的机器。”
“21世纪,世界将成为改变汽车的力量。”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真实地反映出了汽车的发展、对人们出行的影响以及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在世界范围内节能和减排的双重压力下,新能源汽车必然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节能、环保、绿色,是全世界人们共同向往的美好愿景。
从2009年开始推广,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走过了7个年头,可以说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位居世界前列。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51.7万辆和50.7万辆,累计销量95.5万辆。而今年专家预计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大致会在80万辆。此外,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目标是200万辆。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之所以如此迅猛,除了国家政策支持外,究其原因是因为相较于传统的燃油车,其是依靠电池为动力,完全可以做到无污染和零排放。但是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也会带来不可避免的一些麻烦和压力。
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一般为5-8年,也就是说从今明两年开始,动力电池将会进入大规模的报废期。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预测,截止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累计将报废12万至20万吨的电池,而且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电池回收的数值将空前巨大。
动力电池中包含重金属和电解液,在其报废后,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回收处理或者梯次利用,否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还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动力电池再利用过程一般包括将电池失效、拆解、检测、筛选,然后重新进行重组,二次利用。
但是由于市场上新能源汽车所运用的电池,其尺寸、规格、形态和封装条件大不相同,进而造成在拆解电池时要使用各种封装夹具,国内的一些企业无法实现大规模、高效的拆解,所以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仍然还存在待解决的问题。
在2017年第四届中国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大会上,浙江超威创元实业董事长孙延先表示:“动力电池的回收要在行业内发展,不能仅局限于某家企业,要与上下游企业共同推进和开展电池回收工作”。随着即将进入电池大规模的报废期,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这一新兴市场将要崛起。根据不完全统计数据,从废旧电池中提取锂、铁、铝等重金属的市场规模,在2018年将达到53亿元,2020年将超过100亿元,2023年更是将达到250亿元。
面对这个价值超过百亿元的市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与企业开始积极布局动力电池回收项目,不仅有格林美、桑德集团等专业从事动力回收电池回收的企业,其中桑德集团将投资10亿建造国内最大的废旧电池资源化项目,而且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中航锂电等众多动力电池生产厂商,也已经开始布局动力电池回收领域,试图抢占市场份额。
近日,比亚迪决定将旗下的动力电池业务拆分,并开始独立运营。这则消息一出。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可以说是比亚迪的一次重大的改革,不仅打破了比亚迪原来的垂直整合理念,同时将比亚迪的核心技术,即动力电池模组,向包括竞争对手车企在内的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提供电池业务服务。
比亚迪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一个决定,车界微视认为其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比亚迪在此前的两年内,连续蝉联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冠军,但2017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目前还不是很明朗。同时由于吉利、上汽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及热销,比亚迪的市场份额开始受到一定影响。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比亚迪在今年1-4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下降至第二位,动力电池产能存在一定过剩。其二,根据国家“十三五”计划,2020年新能源汽车要达到200万辆,同时由于动力电池5-8年的寿命,且从明年起动力电池将进入大规模的报废期,电池报废的同时,其新能源汽车将更换新的动力电池,这也意味着未来动力电池的需求量将会逐年持续增大,规模将达到千亿级甚至是万亿级。对于比亚迪来说,转型已经势在必行。
但是就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的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虽然动力电池还未达到大规模的报废期,政府也已经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但是并没有具体、明确的法规落实,必须要提前建立电池回收体系。
第二,无法制定行业标准,难以实现集中化、大规模拆解。在前面我们提到,市场上新能源汽车所搭载的动力电池缺乏通用性,尺寸、规模大不相同,在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进程缓慢;同时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众多,回收企业零散,不利于实现集中化、大规模的回收拆解。
第三,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不成熟。目前国内动力电池还没有进入大规模的报废期,还没有达到高峰期,之前的市场还未进入成熟阶段,同时,动力电池回收成本和盈利问题也是一大难题,并且一些企业的回收渠道还不完善。
总结
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不仅有利于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最重要的是有利于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整体向前发展。动力电池回收已刻不容缓,需要提前建立一套适合的电池回收体系,否则,一旦动力电池进入大规模的报废期,这些电池将面临“流离失所”的困境。
end新能源发展风向标:比亚迪再打组合拳
上海人最喜欢的汽车居然是比亚迪
(来源:车界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