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后视镜是不是一种鸡肋配置?

本文介绍的车型

 本文是雅斯顿原创分享文章 

 撰文 ✎ 麦琪

不久前,因为机缘巧合获得了《什么值得买》的一次众测机会,测试产品是一款智能后视镜。近年来,瞄准了消费者对于车载信息娱乐的需求,以及原装车载系统的配置价格偏高,在汽车后市场冒出了一批智能后视镜产品,其中不乏数码厂商的加入,比如小米推出的70迈,以及拥有谷歌投资背景的出门问问。

在今年的亚洲CES展上,同样可以看到智能后视镜的身影,这至少代表着现阶段消费需求的一项趋势。只不过,作为一个取代原装后视镜的重要配置,在考察功能与体验之外,智能后视镜的最大考虑是安全。如此一款在后装市场逐渐火热的产品,到底值不值得买?它是否会最终沦为一项鸡肋配置。

智能后视镜够智能吗?

目前大部分的智能后视镜其实都没有过于出彩的功能,比如我此前体验的这款由小米推出的智能后视镜,其主要的功能集中在几部分:导航、音乐、行车记录、碰撞提醒,这其中的绝大部分操作可语音完成。与原装的车载中控系统相比,智能后视镜的娱乐出行功能均有很大程度的重合,只是,基于后视镜的摄像头配件,它还可以集成行车记录仪的功能,省去了单独购买这项配件的繁琐。

 

至于这类配件的使用是否足够智能,其实这都不是主要考虑因素。由于目前大部分的智能后视镜都来自于数码厂商,它们在选用音乐平台、语音系统、导航系统等供应商时,比起传统汽车厂商有更多的自由度,比如小米产品选用的高德地图、网易云音乐,这些在手机系统上常见的应用导入到智能后视镜里,基本没有太大的使用差异。

不过,随着传统汽车厂商在车载系统领域的深入开发,过去那种无论是语音还是功能操作上的“不接地气”都将得到改善。这方面自主品牌的发展更为迅速,比如上汽与阿里合作开发的YunOS系统,以及吉利博越 (配置|询价)上采用的智能系统,都在语音系统、音乐平台的选择上尽可能满足消费者的移动端使用习惯。即便曾经被各种吐槽车联网本土化问题的合资企业,也都通过Carplay等功能弥补了功能缺陷。如此看来,其实智能后视镜的功能并没有与原厂车载系统拉开太大的差距。

在我参与众测并分享体验报告后,反而绝大部分读者的反馈都集中在一个地方:如此一个集成了多种信息的后视镜面,难道不会对驾驶造成安全隐患吗。我认为这倒是大部分消费者对于智能后视镜的误区。

假设一个集成了行车记录仪的后视镜能够被接受,且后方视野没有太大的影响,那么其实智能后视镜的效果是相差无几的。,除了在一些需要下发指令或进入主界面操作的情况外,智能后视镜均处在待机状态,镜面不会被大量信息覆盖,车后方的情况依然能被清晰反射。

智能后视镜有必要吗?

为什么智能后视镜会有市场,如果从我个人的需求出发,我觉得至少有两点:第一,我所购买的低配车型无法提供足够的车载信息娱乐功能,而满足这一项需求的配置车型超出预算、并且附加了一堆不必要配置;第二,比起后装的车载大屏,智能后视镜不影响原有的中控美观度。

但仅从这两点考虑出发,是否足以撑起智能后视镜的市场?以我购买的日产逍客为例,2016款与2017款的最大差异之一,是中控系统的功能增加,2.0L车型均标配彩色屏、Carplay功能,也就是说,过去我所考虑购买智能后视镜的原因,在2017款车型里已经不复存在。

即便是整个汽车市场,车载系统也已成为了一个核心竞争区域,自主与合资品牌都不会错过这一个配置的竞争,于是我们看到了,车型之间的中控屏尺寸之争、系统与功能拓展之争,不一而足。事实上,如果单纯从使用体验的角度来看,智能后视镜并没有太多的优势,以驾驶员的坐姿来看,无论是向上看后视镜还是向下看中控屏,视线距离都相差不大,尤其是目前很多中控屏的设计都更考虑视线平移的安全性问题。

也就是说,从长远来看,智能后视镜不会是一个能够持续发展的产品。但是,传统厂商在后视镜领域的拓展,则是另外一回事。比如凯迪拉克在推出CT6和XT5时,重点提到了流媒体后视镜的作用。这项功能其中一个目的在于通过多个后视摄像头将车后方的情况集成在后视镜里,有助于提升驾驶员对于车后方交通状况的掌握度。当然,部分智能后视镜也有倒车影像功能,但基于后装产品无法在车上进行过多的摄像头拓展,相对来说它的局限性显而易见。

智能后装产品将走向何方?

从短期来看,智能后视镜可以打开市场,更多的是瞄准那些希望拓展车载服务、但碍于车辆有点老旧、功能落后的用户,他们在选择后装产品时,考虑到中控大屏对于原有中控台设计的局限,会想到智能后视镜。但从目前陆续推出的新车型里,我们似乎已经看不到未来购买智能后视镜的必要了。

在参与智能后视镜众测的一个月时间后,我发现对于这个配置的需求度已经明显降低。首先,日常出行对于它的导航功能使用甚少,最后只剩下了实时交通状况的播报,而由于智能后视镜对画面、显示尺寸的局限,它并不能像中控大屏一样显示整段路线,掌握前方路况。其次,手机蓝牙、音乐播放等功能并不像原厂车机那样能够在上车时自动连接,如此带来的繁琐最后演变为弃用。

在整个汽车后市场里,包括智能后视镜、中控大屏等配件的推出,都是在填补消费者对于新技术新功能的需求,也就是说,它是具有一定滞后性的。从智能后视镜的功能来看,它并没有太多的前瞻技术,只是复制车载系统。再者,智能后视镜的安全性也总被消费者顾忌。

 

如果说未来汽车后市场能在何种智能产品上寻求突破,那么我想极有可能是HUD(抬头显示)。比起车载系统的逐渐标配化,HUD依然是豪华车或顶配专属,而它具有突出的个性化与安全优势,如果将智能后视镜的功能以HUD形成呈现,并且寻求到有效控制成本的方式,那么这很有可能成为未来后市场的香饽饽。

雅斯顿小结

智能后视镜是不是一项鸡肋配置?如果对某种车载信息娱乐功能具有强大依赖性,而目前的车辆无法提供,那么智能后视镜是一款可以考虑的配置。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它并不会给你一种“不可取代”的独特性,更多的只是一个备用存在。

 About Astoncar 

爱车,更多一点

雅斯顿 | 以消费者的目光探讨汽车,分享更多原创真实的汽车观点

 Contact us 

gao@astoncar.com

雅斯顿原创分享文章,版权授权请邮件联系我们吧:)

(来源:雅斯顿 )

相关车型

网友点评

    二手车

      查看更多二手车
      还有3个信息需要填写哦~
      底价将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您的手机
      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获取底价
      微博
      微信
      朋友圈
      关闭
      文章
      相关推荐
      取消
      取消

      海报生成中

      请稍后

      ...

      长按上图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