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前两天陪亲戚买车,进了4S店一位销售上来就拽着我们侃起来了:“哎呀我们家这车可好咧blablabla……”说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后来要不是我拦着,估计立马就下订单了(哪家我就不说了)——咱好歹试驾一下再做决定啊!想到广大网友买车,估计也被厂家的各种宣传喷晕过吧。尤其是悬架!简直分不清东西南北啊有木有!
这期『黑科技』,我觉得有必要向大家解释一下各种五花八门的悬架名词到底是个什么来头,不说被忽悠吧,也省得看着配置表眼晕不是。
市面上非独立悬挂和所谓的“半独立”太过混杂,今天我把这些衍生出的悬挂名词尽量缕清,给大家来个“追根溯源”。
从分类上讲,汽车悬挂分为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而近些年产生了一个新的名词——半独立悬架。其实,只要一侧车轮的跳动影响到了另一侧车轮,就一定是非独立悬架。因此,所谓的半独立,严格讲还是属于非独立范畴。
在半独立这个模糊概念下,有一个基本形态,叫做“拖曳臂式悬架”,而扭力梁悬架,其实就是在拖曳臂悬架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既然是演变而来,那么扭力梁悬架的基本特性当然也和拖曳臂一致了。两侧车轮的前方用一根整体梁连接,而这根空心钢梁,也承载着车辆过坎、过弯时大部分的扭转应力和剪切应力。
优势:由于整个悬架系统只有一个大部件构成,相比复杂的独立悬架,拖曳臂结构要简单得多。被焊接成H型的悬架整体安装在车身上,摇臂与车身只有两个连接点,所以装配起来也很简单,成本较低。另外,悬架整体所占用空间也相对较小。
不足:承载性能差、抗侧倾能力较弱、减震性能差、舒适性有限。
为了在拖曳臂/扭力梁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升舒适性、操控性和承托能力,厂商们设计出了不同形式的衍生悬挂种类。以下是市面上常见的一些“升级版”非独立悬挂:
代表车型:在售的新科鲁兹
扭杆梁和扭力梁是一个意思,这套悬挂就是在扭力梁的基础上,增加了瓦特连杆机构。瓦特连杆的作用就是辅助支撑车身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轮胎侧向力。相比花里胡哨起名字,新科鲁兹这种扭杆梁+瓦特连杆的叫法倒是挺直观。
代表车型:比亚迪F0
不要被名字吓到,其实就是拖曳臂。不过比亚迪F0的这套后悬,将减震筒布置得向前倾斜,有利于抑制车身前后方向的摆动。考虑到A0级小车的设计需求,这样做节省了空间,超轻的车重也完全可以Hold住。
代表车型:很多……
很多厂商都愿意这么叫,其实H型纵向摆臂式悬架就是拖曳臂的一个别称,因为拖曳臂的两根摆臂与横梁之间组成一个“H”的形状,厂商就这么叫了。多个字母,并不代表就真的高大上起来。
代表车型:雪铁龙世嘉、C4L
顾名思义,这套悬架的横梁截面是变化的,根据横梁不同部位受力不同,截面形状也不同。这样做制造成本有些许提高,但能提升横梁的强度和耐用性。横向稳定杆的作用就是通过自身形变产生的反作用力,抑制车辆在过弯时的侧倾,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侧翻的危险,因此也叫防倾杆。法系A级车一直坚持着非独立后悬架,他们不是不上进,确实在这方面肯下功夫,愿意发挥出非独立悬架的最大性能。
代表车型:2013款速腾
创新耦合杆悬架也是由扭力梁演变而来的,相比扭力梁基本形式,耦合杆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横梁后移至车轮中心线正下方。这样做,减震弹簧(支撑弹簧)就不得不向车辆中心移动,同时横梁两端伸出来的纵臂梁变长。
前面在介绍扭力梁悬架时,讲到横梁在悬架中起到承载车重和抵消一部分车轮跳动带来的弯曲应力。横梁离车轮中心越近,承载能力越强,舒适性越差。耦合杆悬架的横梁布置到了车轮中心线正下方,可以说对舒适性的贡献已经很小了,相反承托能力反而很强。不过,这样做还会产生一个问题:车辆在高速过弯/过坎时,车身与车轮之间的相对位移,大部分都要靠两根纵臂梁承受,因此纵臂梁的压力可想而知。况且,轿车中极少有这样设计扭力梁悬架的,横梁如此靠后,减震弹簧的位置都转移到减震筒内侧了,为了保证舒适性,前期的调校和测试工作量也相当大。
总结:
我画了个简单的“拖曳臂族谱”,将上面提到的各种常见的衍生悬挂类型包含在内。
毫无疑问,以后的悬架名词还会越来越多。一般来说,使用非独立悬架的厂家在配置表里只提扭力梁/拖曳臂的,那就是选用了基本悬架形式;如果针对悬架做过一些功夫,那他一定会明确地提出加了什么;如果只是提到“H型”、“创新”等比较虚的东西,我们也要保持冷静,详细询问厂商到底做了什么。当然,最后决定一套悬架到底是好是不好的,还是你的屁股啊!
感谢各位网友对“汽车黑科技”专栏的支持。我会争取把更多有意思的汽车技术,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跟大家分享!如果您在汽车方面有什么不明白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穆正凯,我将尽可能为大家答疑解惑。
车展特别篇: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