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 点击上方“汽车智能”关注我们
2017年,是董明珠卸任格力集团董事长后关键性的一年。四面八方的目光投向了她,虽然她仍然在说“实干兴邦”、“制造改变中国”,但投身造车行业对董明珠来说无疑是一个转折。从一个耽于实业的企业家,涉足到了银隆的资本运作中,董明珠是否有了新的追逐?
与此同时,就在董明珠竭力投资银隆期间,中兴通讯也在珠海开拓了自己的汽车业务,这是机缘巧合,还是资本诱惑下的默契?
然而在商业中,一切的巧合大抵是有意为之。而董明珠也很有可能与中兴在未来达成合作关系,携手造车。
董明珠与中兴在2016年末,分别完成了对银隆新能源、广通客车的大份额持股。通过咨询银隆汽车内部人士,对方表示:“广通汽车(银隆全资子公司)和广通客车之间有比较复杂的渊源……”董明珠与中兴初涉造车圈,在相同的地点、相似的时间段完成造车布局,合作达成的可能性有迹可循。
就在今天,牛仔获悉银隆新能源皮卡上市的相关消息,业内人士对于新能源与皮卡的“混搭”表示难以置信,其传说中的“充电6分钟,续航里程200公里”也被网友毫无悬念地被吐槽。但在各类渠道中,有关银隆皮卡上市的信息十分有限,这也与银隆一直以来的“低调”和近乎“神秘”的做派有关。牛仔试图去联系银隆方面人士,了解更多关于新能源皮卡的信息和计划,但多方关系都表示“受前些日子负面影响,暂不愿接受采访”。
除了介意舆论,银隆造车如此低调,有可能有更深层次的布局。
当银隆皮卡的外观图被传出后,很多人被其“设计”的logo雷到了。“像蜂窝煤”、“像机关炮口”“五环之歌”、“设计师不走心”等评论纷至沓来。无论是媒体还是网友,似乎很少有人知道,这个logo并不是银隆专门设计,而是早有渊源——它正是广通汽车延用了多年的logo。
银隆皮卡为什么使用广通汽车的logo?答案很简单:因为后者是银隆的全资子公司。有意思的是,就是这个广通汽车,与被中兴收购70%股份的广通客车,二者其实有着很大的渊源,背后“隐藏”着一位中间人物。
在董明珠本着“一定要做”的原则,以个人名义持有银隆新能源7.4627%股份的当口;几乎在同时,中兴收购了广通客车70%股份,在珠海建立制造及研发基地。格力与中兴在业务上的交集不多,但此次造车布局,看起来十分的巧合。
牛仔在各类搜索引擎上查询“广通汽车”与“广通客车”的关系,二者同时出现的页面几乎没有。唯一的一条解答,是这样说的:
也就是说,二者完全没有关系。但随后,牛仔与广通汽车内部人员了解到了二者的复杂关系。这位人员表示:“广通汽车最早是一个叫罗总的人经手后发展壮大的,我们都叫他老罗。大概是2002年之前开始的,他是安徽人。后来在13年的时候,罗总把广通汽车卖给了魏银仓。其实魏总之前一直是做电池的,接手了广通汽车后,才扩展成了现在的银隆……之后,这个罗总又搞了一个广通客车,离我们现在广通汽车在珠海相差4公里,去年他又和中兴建立一个基地,造纯电动新能源客车,关系很复杂。”
牛仔通过查询,这个罗总正是罗治辉。随后,搜索到了他的title为:珠海市广通客车有限公司、珠海市广通汽车有限公司暨广通集团创始人,
也就是说,广通汽车与广通客车虽然是两个独立公司,但有着同样的创始人。而分别持股了两家公司的董明珠与中兴,战略合作的可能性就不能完全排除。
事实上,格力董事会之所以否决董明珠的收购计划,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格力无法承受“试错”的代价。实体企业转型、供给侧改革的问题一直存在。随着国家对新能源的政策倾斜和BAT的带头布局,造车产业的风头日盛,也是大中型企业自身产业链必然要占领的赛道。董明珠急需一个当红产业作为未来的支撑。当然,对于手机业务大不如昨的中兴来说。2015年3月,中兴因涉嫌违反美国对伊朗的出口管制政策,遭到美商务部处罚,大范围裁员的消息也时有传出。尽快谋求新赛道,也是中兴的当务之急。
因此,既然董明珠与中兴在将手机推向顶峰上难度比较大。那么携手造车,优势互补,不妨是一个从头开始的契机。不过对于董明珠、中兴甚至是王健林来说,作为造车圈的门外汉,投资的维度仍然只停留在资本介入的段位,他们是否真的会将造车落在实业?尤未可知。
(来源:车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