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暮四在打车时遇到过几次车内汗流浃背,司机也不开空调的情况。问他们为什么不开,很多人都说“开空调费油”,那么夏天开空调到底费不费油呢?希望本文能给你答案。
文/麦筱
夏天又要到了,空调几乎又成了车辆使用率最高的设备。但在打车时却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那么热的天,司机师傅就是死活不舍得开空调,问他时还很有理——费油!
的确,开空调确实费油且影响动力。但小麦突然就想知道,开着空调到底能费多少油呢?要知道,小麦同学有次跑夜路,困了在服务区睡觉,睡了几个小时也没见油表下去多少。(注意一定要开窗哦~)
要了解这个,首先需要了解下空调系统是如何组成的。
话说汽车空调主要由压缩机、电控离合器、冷凝器、蒸发器、鼓风机、膨胀阀、贮液干燥器、管道、冷凝风扇、真空电磁阀、怠速器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这些部件组成了汽车空调的几个系统,分别为制冷系统、暖风(制热)系统、通风系统、空气净化系统、控制系统。其中制冷、暖风比较好理解,通风系统是将车外新鲜空气吸进车内,进行通风和换气。空气净化系统可以除去车内空气中的尘埃、臭味等,起到清洁空气等作用。而控制系统是对车内温度、风量、流向等进行控制。今天我们主要聊的是制冷系统。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主要由压缩机、膨胀阀、冷凝器、蒸发器和鼓风机等组成,这些部件通过高压橡胶管和钢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而制冷剂通过在这个密闭空间中的循环流动达到制冷的目的。
空调制冷的具体工作原理为,汽车空调的压缩机通过汽车发动机经皮带传输动力(非独立式空调),压缩机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R-134a),运转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经过冷凝器散热管降温冷却变成高压中温的液体,再经过贮液干燥器除湿与缓冲,然后以较稳定的压力和流量流向膨胀阀,经节流和降压最后流向蒸发器,致冷剂一遇低压环境即蒸发,吸收大量热能。车厢内的空气不断流经蒸发器,车厢内温度也就因此降低。液态致冷剂流经蒸发器后再次变成低压气体,又重新被吸入压缩机进行下一次的循环工作。在整个系统中,膨胀阀是控制致冷剂进入蒸发器的机关,致冷剂进入蒸发器太多就不易蒸发而太少冷气又会不够,因此膨胀阀是调节中枢,而压缩机是系统的心脏,系统循环的动力源泉。
简单的说就是,汽车空调主要利用制冷剂R-134a从液态变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热能的原理制冷。
不管是制冷还是制热,开空调都要利用汽车发动机的动力启动空调压缩机,这就加大了发动机负荷,所以增加油耗在所难免。
从汽车的空调配置来看,主要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一般的手动空调所装配的压缩机是不可变量的压缩机,调整风量的大小和压缩机没有任何关系。你只要开启空调制冷,压缩机就会始终在全速工作状态,所以风量越大,耗电就越大,理论上油耗也会大一些。
至于手动空调温度的高低调节,只是在冷气中混入多少热气而已,在实际用车中,车内温度根本达不到让压缩机停止运行的条件。简单的说,这种不可变量压缩机只要启动就会一直全速运转,不会停机,就算温度调的再高,也不会省油。
使用不可变量压缩机的也可以是自动空调,它和手动空调原理相同,只是加入了自动恒温装置,可以根据车内温度和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别,自动选择吹“纯冷风”还是“冷热混合风”并设定风扇风量大小。因此设定温度的高低与省不省油也没有关系,只要开着空调就会费油。
不过近些年推出的新款自动空调的车型,开始越来越多的采用可变排量的压缩机。这种可变排量的压缩机可以根据设定的温度自动调节功率输出。压缩机制冷量的大小和你设置温度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我们在平时用车时,当温度下来差不多后,把温度设置相对高一点,油耗就会降低一点。
那么问题来了,开空调到底会耗多少油呢?
关于这一点,小麦一直没找到相应的资料。从爱卡论坛里,有位专家型车友“气囊团副团长”提到,“空调系统的耗功主要是在压缩机上(当然还有风扇及其他耗功装置,但是都很小),当汽车空调启动时,汽车必须提供相应的动力供其工作,这个动力可以是汽车的发动机,也可以是汽车上的电力装置。”
小麦从有关资料查到,用电机驱动的家用空调每获得1冷吨(3.5kw)的制冷量只需消耗1马力(约0.735Kw)功率,而汽车空调每产生1冷吨(3.5kw)的制冷量则需要消耗2马力(约1.47Kw)的发动机功率。“这是因为为了节省汽车的空间,汽车空调冷凝器通常设计得小些,冷凝温度较高,而使用环境温度又比较高,这样为得到相同的制冷量,汽车空调必然较家用空调消耗更多的功率。”
此外,该资料还提到,不同型号的汽车空调系统消耗的功率值也不相同,一般随制冷量的增大而增大,但空调对汽车动力性的影响基本上是在10—15%之间。而在汽车工程师论坛上有些专家说,现在一般在3%-5%左右。
说到这里,我们再讲俩油耗单位:一个是l/h(车辆静止时);一个单位是l/100km(车辆行驶时)。还是在爱卡论坛,小麦找到了这样一个表格,仅供参考。
关于汽车空调油耗问题,小麦写完还是有些晕晕的,也希望各位达人们在文末点击“评论”支招。
(来源:车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