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这是一个工薪族圆赛车梦的故事。
他是车迷,是底盘调校工程师,也是赛车手。
作者:孙安宁
不知道有多少车迷朋友会像我一样,期待着自己有朝一日能驾驶着真正的赛车,在赛车场里圆一个赛车梦。在刚刚结束的CTCC中国房车锦标赛上海站中,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我参加了中国杯组的比赛,跟众多职业车手同场竞技,取得了排位赛第十、正赛第十二名的成绩,拿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CTCC积分。
作为一名业余车手,第一次参与国家级的赛事,能跑在中游靠前的位置,已经非常满意了。毕竟我参加的是一个弱小的俱乐部车队。而我前面几乎都是北京现代、广汽丰田等厂商车队的职业车手。这一结果已经实属不易。
对于工薪阶层来说,赛车花销着实不菲,但这就是我这一生的挚爱。
爱车,与生俱来
我小时候的玩具只有汽车。甚至捡块造型不错的砖头都能拿来当车玩好久。有时是在院子里的花池的圆形护栏上一圈一圈的推着跑,有时是在沙堆上用”砖车“盘旋出各种各样的车辙。其实那时候在我心里的场景,应该是这样:
还有这样:
这也许能勾起一些老车迷儿时的回忆吧!
爱车,大学学习汽车专业
学生时代,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为中国汽车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不是开玩笑,虽然听起来有些好笑)。高中毕业就报考了吉林大学(当时称为吉林工业大学),只因据说那里的汽车学院是全国最好的。当时在学校录取的山东考生中,我的分数居然还是最高的。要知道那个年代最热门的大学专业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考了高分而报考了车辆工程专业的我也算是一个奇葩了。
之后便是在这个几乎没有春天但是叫做“长春”的城市里一呆就是七年。因为自己对车辆的行驶性能最为着迷,因此在研究生阶段开始专注于悬架和减振器。毕业设计的内容就是试制加工了一套阻尼可调的减振器并装车试验。
爱车,工作从事底盘调校
“干一行,爱一行“固然让人敬佩,但是我始终觉得还是要“爱一行,干一行“ 。
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著名的减振器公司,从事减振器的试验、调校工作。因为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所以这份工作是充实而愉快的。除了在专业技术上度过了从无到有的阶段,而且还借着工作的机会了解了国内尤其国外的众多底盘调校场地,比如英国的莲花和米拉,比如德国的大众,等等。
当然作为车迷和拉力迷最最兴奋和自豪的莫过于借工作的机会去了“圣地”纽伯格林跑了北环,还有就是去了特里尔亲临了世界拉力锦标赛WRC的德国站。当时的兴奋劲儿别提了!
有句老话叫做“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
我的求职经历上也有过一个小插曲。
其实在大学毕业时签定的第一份工作,是去一家著名的整车研发公司任职。虽说不是自己最喜欢的品牌,但也是个很理想的工作。不过直到去公司报道那天才知道,接收我的是车身外饰部。想到天天要跟车标、Logo、字牌和防擦条打交道,我就心烦意乱。因为我原以为是到底盘部来工作的。然后么,就是整天琢磨着怎么能转到底盘部。然而事与愿违,刚毕业就这么不安分,闹了个不欢而散,实习期一结束就离开了那里。
幸运的是,恰好遇到这家减振器公司急需测试调教人员,这就像是上天安排的一样。与上家整车研发企业比起来,这里工资待遇还是差了不少,但我却没有半点的后悔,反而是感到了莫名的解脱,因为觉得终于不会是在浪费生命了 。
在减振器公司工作几年之后为得到更广阔的视野和平台,还是转身投入了一家整车企业的底盘研发部门,负责底盘调校试验。基于本身浓厚的兴趣再加上出众的专业素质,几年下来独立完成了多个车型的减振器调校,结果得到了各方的好评,获得了外方在技术开发上的授权。这意味着,我终于可以根据我们国人的喜好来为中国市场和中国用户进行调校了。
这其实是个相当不容易的一个成就,因为这是个相当注重底盘行驶品质的品牌,并将其作为品牌的灵魂和核心之一。在获得前面提及的授权之前,所有车型的底盘调校都必须要由外方打“飞的”到中国来主导进行。我们的北方的伙伴到现在还是以这种方式进行的。但是作为一个外国人,他又怎么能比我们自己更加了解中国人的喜好和感受呢?
因为平时的工作就是减振器调校,所以极限驾驶工况比较多,控车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这次CTCC比赛中排位赛成绩在第十就是个很好的证明。
要知道排在我前面的那些厂队的车手,他们的协作训练有素,一起出发并相互轮流带队,这样后车就可以很好的利用到前车尾流而跑出极速。可是由于团队经验不足,我的圈速是自己一个人跑出来的,并没有利用到尾流,否则排位应该能排在第五名左右的位置。
因为这个组别的赛车在改装规则上对进气量做了较大的限制,马力不是特别大。在上海国际赛车场那条一公里多长的大直道上,如果能有效的利用前车的尾流的话,圈速成绩会快一秒以上。
但是民用车跟赛车毕竟还是有很多不同的。除了底盘调校的侧重点不同,驾驶方式也是有很多不同:比如说赛车是没有各种电子辅助系统的,连ABS也没有;再者赛车是很讲究进攻和防守能力的,单圈跑的快,不代表大家在一起混战时你也一定快。而我平时的工作中不可能有赛车比赛中的激烈的贴身肉搏的训练,所以正赛最后成绩掉了两位,以第十二名完赛。
爱车,模拟器上练习赛车
但如果没有”秘密武器“,这些成绩都是不可想象的。这个秘密武器,就是模拟赛车。请注意,是模拟赛车,而不是赛车游戏。很多人都认为,在电脑上开车都是在玩游戏。
可是如果你的“游戏”设备够专业,你的“游戏”软件够专业,你玩“游戏”的时候的心态和技术动作够专业,那么你就不是在游戏,而是在“模拟赛车”。虽然你是坐在电脑前面,但是你的大脑,以及你手脚上的肌肉所得到的训练跟现实赛车上的都几乎是一样的。
其实模拟赛车作为一个省钱又高效的赛车练习手段,在国外已经是非常的普及了。有很多模拟器中的车辆和赛道都通过激光3D扫描后建模的,模型的精度上几乎可以做到以假乱真。而且不仅如此,在车辆系统动力学的物理特性的仿真程度上,也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上至F1下至小型房车赛中的很多车队都会采用赛车模拟器对车手进行训练。
有了它,你可以:
>熟悉赛道
>熟悉赛车
>很方便的学习赛车参数调教
>训练赛道走线技巧
>训练一些技术动作如跟趾、左脚刹车等
>训练基本的攻防,等等
而且用它做训练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几乎没有经济负担(跟真实赛车比起来,这个可以说根本不花钱了。想想真实赛车中的车辆、改装、轮胎、油料、事故碰撞、车辆损耗、赛道券、车队服务开销、交通住宿等等,好可怕!);
>不受天气影响(因为在室内);
>没有时间限制(你可以一口气练习个通宵);
>随时切换练习或比赛模式(全球网络上有大量志同道合的模拟赛车爱好者随时准备好跟你进行比赛);
国外不乏从模拟界的赛车高手逐渐成长为现实中的赛车冠军:比如最年轻的F1世界冠军维斯塔潘(Max Verstappen),WTCC的冠军车手Norbert Michelisz。
国内也有不少模拟房车赛车的论坛社区,比如以广为人知的老牌劲旅bbs.srfc.com.cn,还有以专业公正著称的模拟新锐www.Hipole.com,还有非常低调的cnrace.com,以及曾经还算热闹的www.cnstea.com。在这里大家不分昼夜的磨练着驾驶技术,讨论着赛车的调校。
勒芒24小时耐力赛刚刚过去,那就引用一段现在比较热门的一个采访:“备战勒芒:乐视体育赛车队车手蒲俊锦讲解专业的模拟器训练”
如果你也想走这个捷径,那么你所要做的就是排除偏见,努力让自己真正的融入到到模拟赛车训练中去。对于新手来说,模拟器的上手确实是比较难的,因为你身体上的其他传感器都失效了,只剩下眼睛耳朵和手来得到反馈。但是一旦你适应了之后,你便打开了一扇大门,就会发现你已经走在了通往赛车世界的捷径上。
在模拟赛车比赛里成绩不错的选手,来到现实中的赛道上作为一个新手,往往很快就能做出一个让赛道老鸟们吃惊的圈速。这个事情已经被很多人,包括我,证明过了。
爱车,从模拟走向真实
当然光有模拟赛车的训练还是不够的,毕竟真实赛车中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比如模拟赛车里你可能是舒舒服服的坐在家里的软椅上吹着空调,而现实中你要在三十七度的高温下带着头盔穿着厚厚的赛服,被多点式安全带牢牢的五花大绑在硬邦邦的筒椅里;
你的视线也好不到哪里去;制动和过弯时很高的G力也会让你的左脚不得不一边要很精确的控制刹车力度,一边还要想办法支撑住自己的身体;面对超高的入弯速度,面对紧紧贴在你车旁的对手,你会有本能的恐惧;
在模拟赛车中,发生事故带来的影响可能并不大,然而现实比赛中一旦出现碰撞,你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肉体上要承受很多痛苦,而且维修车辆损坏的费用也会让你后悔不已。几千至数万的维修费会让你的钱包瞬间减肥。
模拟能节省很多时间和金钱,让你能在赛车技术上快速提高。但是如果要在真实的高水平比赛中的有所建树,还是要尽可能的多的参加比赛来锻炼和提高。
在考取赛车执照后,可以从一些地区级的低级别的比赛来开始。这些比赛花费往往不是太高,参赛者的水平也不是非常的高,所以钱包的压力和名次的压力都不太大。
另外参加耐力赛也是一个很好的熟悉赛车和赛道的机会。因为在耐力赛中大家往往在最后一小时才拼尽全力,所以前面大部分时间都可以专注的进行练习而不怕有失误,不必太在意赛场上所处的名次位置。
其实从去年开始我就参加了一些地区性的赛事来练兵。由于在模拟赛车里的帮助以及本身的工作就是调车、开车,比赛的成绩普遍还不错。
比如大众一家”梦享赛车手“第三季的总冠军,比如2015北京金港Hispeed耐力赛2.0T组冠军,比如2016上海精英赛耐力赛冠军,比如2016蓝车杯Mini精英挑战赛冠军,以及吉利帝豪挑战赛珠海站冠军等等。
在此基础上,我还参加了素有”中国赛车黄埔军校“之称的POLOCUP 2016赛季的争夺,并在首站南京站就得到了一个冠军,站到了最高领奖台。
当然,要走到CTCC这一国内顶级房车赛事里来,所需的费用还是很客观的。我所报名的这个车队可能是最弱小队伍的之一。他们的赛车不是很慢,但是除了车和最基本的维修服务,几乎没有什么其它可以提供的了。
即便如此,参赛费也是超过了五万元。如果想要一个厂队的单站位置,那么可能要十万元起了。这对于一个纯粹的工薪阶层来说,已经是想当大的一个数目了。
所以这里还是要好好的感谢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找一个一直能支持你追求梦想的另一半也是非常重要的。
迷车,学车,干车,赛车。
汽车贯穿了我整条生命线,几乎是我家庭生活之外的全部。好好学习,努力工作,攒钱赛车;反过来赛车又能帮我提高驾驶技术,加深对车辆的理解,可以更好的开展车辆调校这一工作。
我经常开玩笑说,“不想当车手的工程师不是好车迷”。
在本文的最后,希望中国的汽车产业能持续的发展壮大,因为基于此,赛车产业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有了良好的赛车商业氛围,才能有更多工薪阶层的业余车手们有可能获得商业赞助,得以在赛车场上展现自我,叱咤风云!
作者:孙安宁, 某车企资深底盘调教工程师。
(来源:童济仁的汽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