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楠:特斯拉Model X“自燃”要性能? 要安

本文介绍的车型

​​

宋楠:<a class=特斯拉Model X (配置|询价)“自燃”要性能? 要安"/>

援引新能源汽车媒体电车汇报道:“在2017年2月19日,注册在广州市的一辆特斯拉Model X发生交通事故,随即爆炸起火,车上三名乘客分别有不同程度的伤势。”随后车主李田田发布了特斯拉 MODEL X 全球首次爆炸起火过程说明公开信。

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叫李田田,是此次事故车辆车主!就本次特斯拉MODEL X全球首次爆炸,严重威胁生命安全事故跟大家做一个说明。

宋楠:特斯拉Model X“自燃”要性能? 要安

本人于2016年11月28日提车,一辆白色特斯拉MODEL X,型号:拓速乐5YJXCCE2。2016年12月16日上牌,牌照号:粤A L90E。

宋楠:特斯拉Model X“自燃”要性能? 要安

仅仅使用了三个月不到,2017年2月19日上午,由司机郑楚煜开车搭载我和男朋友赵利刚,从深圳返回广州,11时50分左右,途径沈海高速广州支线北行8公里800米路段,行驶在高速公路最中间车道的特斯拉MODEL X以75.78km/h(数据来自道路交通事故车辆技术检验报告,道路限速120公里)的速度与路中心护栏刮擦碰撞,车辆失控,车头碰撞后调转不到180度,再次与迎面而来的福特福克斯轻微碰撞,碰撞前福克斯在我们的车后面以70.82km/h行驶,福克斯司机有明显刹车行为,第二次碰撞那一刻,两辆车车速极慢,福克斯车头没有任何变形。

宋楠:特斯拉Model X“自燃”要性能? 要安

宋楠:特斯拉Model X“自燃”要性能? 要安

碰撞发生后,车辆很快浓烟滚滚,继而火光冲天伴随不少于四次的爆炸声。周围车辆拿出灭火器灭火没有任何效果,很快三吨重的大型SUV被烧成一堆废渣!特斯拉燃烧引起福克斯车头燃烧。

目前,这宗“特斯拉MODEL X全球首次爆炸”事故的最终结果,还需要交管部门发布具备法律效力的认定书。笔者注意到,这宗“特斯拉MODEL X全球首次爆炸”事故,源于高速行驶发生的交通事故引发。在特斯拉MODEL X与高速公路中心护栏刮擦碰撞后,车辆失控并与后车接触。随即特斯拉MODEL X“很快浓烟滚滚,继而火光冲天伴随不少于四次的爆炸声”。

在这宗尚未公布坚定结果的交通事故中,“特斯拉MODEL X全球首次爆炸”再次将公众目光吸引到这个极具话题的超级电动汽车品牌以及有传言或将国产化的进展。

在过去2年,笔者一直追踪全球范围内特斯拉系列超级电动汽车发生的9宗“自燃”、“燃烧”、“碰撞”以及“无人驾驶”引发的事故并进行深度报道和解读。而此次“特斯拉MODEL X全球首次爆炸”其实并非一个偶然个案。

在笔者看来,特斯拉Model S以及特斯拉Model X超级电动汽车,接连发生“自燃”事故,或与其使用的“18650型动力电池集成”模式有直接关联。

宋楠:特斯拉Model X“自燃”要性能? 要安

上图为特斯拉Model S超级电动汽车使用的18650型动力电池模组结构特写。可以很清楚看到,18650型电池弹体并由极板链接,最终7000多节18650型电池被并联和串联成一个动力电池总成置于车身驾驶舱下部。

从18650型电池特性层面看:

特斯拉Model S以及特斯拉Model X超级电动汽车使用的是18650型三元锂(镍钴铝)动力电池,为了获得更迅猛的加速技术标定,通过对电芯的并联可以获得更大的电压。在整车“全油门”加速时,动力电池大倍率放电,在此过程产生的“热量”通过自身的“液态散热”系统进行主动冷却。

宋楠:特斯拉Model X“自燃”要性能? 要安

成本低廉的18650型电芯通过精准的排列组合,由性能强大的BMS(电池控制系统)对各个电芯、单体、模组以及动力电池总成进行控制。可以说,特斯拉Model S以及特斯拉Model X超级电动汽车的BMS(电池控制系统),是在售各类新能源汽车最强大的。

但是,由7000余节18650型电芯构成的动力电池总成,在车辆发生碰撞时很容出现电芯或模组移位、并联和串联用的导线脱落和短路。搭载到特斯拉Model S以及特斯拉Model X超级电动汽车的19650型电芯,为了减轻重量和成本,最外的绝缘层被取消。

7000余节1860型电芯的布置形式,或成为特斯拉Model S以及特斯拉Model X超级电动汽车,全球范围内接连不断发生充电过程中、行驶中碰撞后“燃烧”的事故根源。

即便采用更精准、更强大的BMS也不能替代,18650型动力电池与生俱来的安全缺陷。很遗憾,被神化的特斯拉Model S以及特斯拉Model X超级电动汽车,从来没有正面回应全球范围内发生的10宗“燃烧”或“自燃”事故的发生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的新能源汽车(包括电动和混动汽车),要性能?还是要安全呢?

笔者有话说: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还处于大规模推广之前,满足“刚需”客户需求的状态。远没有到达,0-100公里加速牛逼成为任性购买的市场状态。

“刚需”客户的需求大致可以归纳如下3点:

1、续航里程250-300公里,如果成本提升不打,续航里程达到400公里更好。

2、具备更加宽泛的充电兼容性。

3、售后服务、充电服务更人性化。

4、购买的电动或混动汽车达到100%的安全性。

宋楠:特斯拉Model X“自燃”要性能? 要安

经过2年多全速发展(2014-2017年),中国新能源市场保数量突破120万台。在过去的2年中,这120万台新能源汽车已经出现10余宗“自燃”或“燃烧”等事故。虽然大部分车型使用的是安全性能更好的磷酸铁锂电池。但是中国制造的三元锂动力电池,多数使用的是大模组包装的电芯,而非18650型电芯。这就意味着,使用大模组电芯的动力电池的链接导线以及触点被极大的减少,引发的事故几率也随之降低至安全范围内。

这也是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普遍安全性能高于特斯拉Model S以及特斯拉Model X超级电动汽车。

宋楠:特斯拉Model X“自燃”要性能? 要安

宋楠:特斯拉Model X“自燃”要性能? 要安

在众多中国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厂中,北汽新能源售出的10万余台电动汽车没有发生一总“燃烧”或“自燃”事故。江淮iEV系列电动汽车则出现了多宗“燃烧”或“自燃”,且官方始终未公布事故结果。

笔者认为,至2020年计划售出500万台新能源汽车的中国新能源市场,需要的是安全可靠、而“非加速牛逼且存在先天安全隐患的类18650型电池的超级电动汽车”。

综合之前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特斯拉Model S超级电动汽车“自燃”或“燃烧”事故的官方态度,此次“特斯拉MODEL X全球首次爆炸”事故或仍然不了了之。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2017年北京市实行的新能源汽车目录中,不仅对申请加入车型的技术参数做出了更严格的限定,更规定了申请加入车型的安全标准和以往的“黑历史”。

笔者呼吁主管单位,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特斯拉Model S以及特斯拉Model X超级电动汽车“自燃”或“燃烧”事故调查前,禁止其销售并由其官方给出信服的调查结果。绝对不允许,全球范围内销售的特斯拉系超级电动汽车,将新兴的中国新能源市场和消费者成为其技术和安全的试验场。

与此同时,众多中国新能源汽车厂商也要以此为鉴,在性能提升的同时,保证最基本的安全可靠性。

相关阅读链接1:特斯拉再次燃烧!中国新能源该怎样发展

相关阅读链接2:宋楠:换个角度看车市之特斯拉再次自燃

相关阅读链接3:宋楠:禁止无人驾驶技术特斯拉在华销售

相关阅读链接4:宋楠:夏季来临,再谈电动汽车的安全性

文/电动GO网主编宋楠 未经允许本文禁止其他网站或自媒体转载

​​​​

(文章来源:列宁格勒保卫者)

相关车型

网友点评

    二手车

      查看更多二手车
      还有3个信息需要填写哦~
      底价将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您的手机
      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获取底价
      微博
      微信
      朋友圈
      关闭
      文章
      相关推荐
      取消
      取消

      海报生成中

      请稍后

      ...

      长按上图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