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买车的人经常会问:我想买某某车,这款车好不好?——这个问题根本没法回答。
评价一款车的角度太多了,举个极端点的例子:花20多万买个丰田86好不好?这种性能车确实很能跑,但舒适性、空间、内饰远不如车价只有一半的卡罗拉。
对于一个具体的汽车买家来说,选车时,碰到的真正问题是“这车对你来说合适不合适”,而不是“这车好不好”。
怎么才算合适?
最好你先列出一个买车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清单,然后对照清单认真想想:你最在意的因素有哪些?哪些是必须优先考虑的、哪些是可以妥协的?
对于家用车来说,需要考虑的因素大概是这么几项:价格、功能、驾驶感觉、乘坐舒适性、安全性、可靠性、保养和维修成本、油耗。
▲像美国Consumer Reports这样的专业媒体,在汽车购买建议里也会列出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比如价位、油耗、舒适性等,以帮助读者筛选合适的汽车
花多少钱办多少事,你口袋里的钱,决定了你可以买什么价位的车,这方面没什么好考虑的,只要搞清楚自己的家底即可。汽车的功能也应该优先考虑,你要明白买车主要做什么用,并根据用途选择合适的车型——要是你有老有小,却为了面子买了个奥迪Q3;或者你为平时上下班代步买了个途昂,那都算错位,选了“不合适”的车。
在选车需要考虑的因素中,“价格”和“功能”两项的排名比较固定,剩下的因素,哪个该优先考虑,就全看车主自己的意愿了。
现在,中国市场上销量最大的是10万元左右的紧凑级轿车,买家们在选这类车时,面临的纠结会更多。为什么会纠结?一是因为这个价位的车型太多,市面上在售车型超过100款,买家容易挑花眼;二是相对于几万块的廉价车型来说,这个价位的轿车在空间、舒适性、安全性、性能等方面有更高的标准,配置也更丰富——因为诱惑比较多,买家们的想法就跟着多起来,想法一多就容易纠结。
纠结的类型挺多:有为选什么品牌纠结的,有为同一品牌买什么配置纠结的,有为不同品牌之间配置的差异纠结的……我们选一种新型的典型纠结症来看一看,这个病该怎么治?
这种纠结症的症状是:选中国品牌车的“高配”,还是选合资车的“低配”?
如果出价10万或更多一点,可以买到国货紧凑级轿车中的“精品”,也可以买到合资的入门级车型。能达到这个价位并且销量比较大的国货“精品”车型目前尚不多,主要是吉利帝豪GL、长安逸动、上汽荣威360等几款车与合资车正面竞争。
所谓合资“入门级”紧凑级轿车,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仍在销售的老车型,比如丰田花冠、现代悦动等;一类是合资品牌针对中国市场开发的车型,比如大众朗逸、宝来、福特福睿斯、别克英朗等。合资品牌主力紧凑级轿车定位偏高,基本不在这一价格区间。
合资老车型的吸引力已经不足(这种由大众首创的玩儿法貌似逐渐过时了),所以,多数时候让买家纠结的,是国货“精品”与“中国特别版”合资车之间的选择。
10万多块钱,可以买到国货中的“高配”,配置丰富到让人欲罢不能;也可以买到“中低配”的“中国特别版”合资货,虽然配置不理想,但“三大件”似乎更让人放心——这就是主要的纠结之处。
纠结之时,就应该拿出上边说到的“问题清单”,对照着想想,到底你最想要的是什么?哪款车对你更“合适”?
为了方便说明问题 ,我们拿国货中现在大热的吉利帝豪GL,和合资货中销量最火的大众朗逸对比一下。
两款车中,定价比较接近的是帝豪GL的1.3T自动尊贵型(10.78万元),和朗逸的1.6L手动风尚型(10.99万元)。
看一眼动力总成,会感觉没什么可比性。朗逸1.6自然吸气发动机加手动挡,怎么去跟帝豪1.3T发动机和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动力组合比?要比,也应该是朗逸1.2T配双离合变速器的180TSI DSG舒适版出面来比才合理——但此车定价13.99万,贵出3万多,可见即便是“中国特别版”的合资车,定价也是不含糊的。
按理说,单看这两款车的动力总成,帝豪GL毫无疑问可以胜出。但目前买家们对国货提出疑问最多的,就是包括动力总成在内的“三大件”,最常见的说法就是:国产车别的地方都不错了,就是“三大件”跟合资车还有差距。
“三大件”,通常指的是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也是汽车技术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由于起步晚,中国品牌汽车的“三大件”一度明显落后于合资品牌,但近几年追赶的速度非常快,现在至少从技术规格上看,中国品牌中先进的发动机、变速箱已经跟上主流步伐,而一些优秀车型的底盘调教也不比合资主力车型差。
帝豪GL上 这套1.3T的动力总成,要说不如朗逸1.6自吸配手动,实在说不过去,因为毕竟是涡轮机配自动挡,规格上明显不在一个层面。之所以还要比一下,一是因为两款车的定价接近,二是因为一些买家对于中国品牌汽车“三大件”尚有疑虑,有必要就此说明一下。
对照我们上边列出的选车因素“清单”,一部车的动力结合,主要影响的是“驾驶感觉”。就我们的驾驶体验和各专业媒体的测评来看,帝豪GL的动力表现相当不错,变速箱的平顺性和换挡逻辑甚至已经超越了不少合资车。朗逸1.6自吸加手动的动力组合,规格不高,但动力够用,变速箱手感出色,属于成熟好用的类型——如果再加一万多,可以升级到1.6自吸加AT变速器的动力组合,动力不算出色,但同样胜在成熟好用。
“成熟完善”,这确实是合资车动力总成的优势,而国货可以提供更高的规格。具体到驾驶体验上来说,规格更高的国货会更好一些——事实上,国货的动力组合的完善度也未必差,只是在一些买家的心理上,对于合资品牌的信任度更高一些。
再来看看“三大件”中的“底盘”,这个概念涵盖了转向、悬挂、制动等方面,对照上述“清单”,“底盘”主要影响的是“驾驶感觉”和“乘坐感觉”。
朗逸的“底盘”,主要源自四代高尔夫的PQ34平台,年代比较久,但确实能体现大众在底盘上的功力,日常驾驶并无不妥之处。但要跟帝豪GL这种上市不久的新车型比起来,还是能感觉到落差的,主要的表现是在舒适性方面,帝豪GL悬挂可以更有效地吸收和隔离从路面传递到车身的震动,“和谐”工作做得明显更好。
就同价位车型的“三大件”而言,国货的规格更高;从“三大件”影响到的驾驶和乘坐感觉来说,至少国货的水平比起同价位合资车不差——所以不要光听传说,“三大件”具体表现如何,还是要亲自去开开车,实地感受一下。
还有一种疑问,觉得国货“三大件”新车时表现不错,几年以后性能可能会明显下降——这种涉及可靠性和耐用性的问题,猜测是不靠谱的,只能交给时间去检验。
买车先挑“三大件”,这是一种传统而实用的思路,可以选到机械层面完善好用的车型。但正如上文所说,如果光考虑机械层面和实用性的话,几万块钱的廉价车就可以符合要求,而你出到10万块或者更高,就可以在舒适性、安全性等方面提点要求了。
所以,这个价位汽车的买家,在对比配置上花的时间明显要比廉价车型上更多。在忙于对比和研究配置之时,别沉溺其中而不去考虑这些配置到底意味着什么。
还是要对照那个“清单”来说事。汽车上的所谓“配置”,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方面跟驾乘的舒适性和便利性有关,比如无钥匙进入和启动、电动调节座椅、电动折叠后视镜、AUTOHOLD自动驻车,以及定速巡航和更高级的自适应巡航等;另一方面与安全性有关,比如ESP、气囊、自动防碰撞等。当然,有些配置既跟舒适性有关,也跟安全性有关,比如倒车雷达和影像之类。
这里要纠正一个偏见,有人认为国货有“堆积配置”之嫌。说“堆积”,无非是想说配置虽多而实际意义不大,但实际上,除了个别豪华品牌的高配车型会引入一些有“炫技”之嫌的前沿技术,可能暂时实用价值不高,在普通的大众化车型上,没有什么配置是浪费的。
所谓“配置”,是汽车技术在车上的具体应用,先进的汽车技术,会先行引入豪华车和高级别车型,再逐渐向大众化车型普及。
还拿帝豪GL和朗逸举例吧。先说一种“最不实用”的配置:“软包”内饰。在帝豪GL的车厢内,你能摸到的几乎每个部分都是“软”的,而就传统的汽车设计思路来说,这个价位的车主要内饰用料是硬塑料。别说10来万的车,上一代的丰田RAV4和汉兰达的仪表台全是硬塑料,前两代的本田思域也是满眼硬塑料。这个价位的车,像朗逸这样内饰以“硬”为主并无不妥,也不会影响到实用性,顶多是观感和触感差一点——但花同样的钱,谁不想自己的车里更“高级”一点呢?
事实上,现在合资主力紧凑轿车,大众高尔夫、丰田卡罗拉、本田思域等,内饰都“软”起来,无非是想把车厢的氛围搞得“高档”些。
乘坐的舒适性,其实可以分成“静态”和“动态”两种,底盘表现、噪音和震动的控制算是动态,而车内的空间和氛围、座椅的设计和用料、天窗、音响和空调系统等,则属于静态部分。
自动驻车、倒车雷达和影像、自适应巡航之类的配置,则会提升驾驶时的舒适性。没有这些配置,也不会影响正常驾驶,但有了这些配置的辅助,驾驶会更轻松、安全。
如果你在选车时把“舒适性”列入优先考虑,就要结合车子上的相关配置,在“动静”两方面都认真考察一下。
要是选车时把“安全性”列为“优先”考虑,除了关注权威的碰撞测试成绩外,与安全相关的配置,比如ESP、安全气囊的布置、胎压监测之类,也应该留意一下。随着新技术的“下放”,不少安全新技术已经应用到大众化车型上,上边提到的各种流行的配置,在帝豪GL的1.3T自动尊贵型几乎都可以找到,甚至连B级车上都少见的“自适应巡航”和“预碰撞安全系统”都有——而同价位的朗逸,配置水平似乎还停留在多年以前,你找不到什么近几年开始流行的新装备。
比来比去,貌似帝豪GL明显可以占上风,平心而论,这款车的整体素质确实不错,配置也丰富到让人流口水;但朗逸这种合资车,还有一个隐形法宝,那就是品牌影响力,这会无形中提高车子的价值,并对车子的保值率产生一定作用——这方面是中国本土品牌需要花很长时间去追赶的。
实际上,选帝豪GL和选朗逸的买家,分属两个流派,前者大致属于“享受派”,后者应该算是“实用派”。实用派更注重最基本的机械层面的成熟好用,宁愿在其它方面放弃一些;享受派则在舒适性、安全性等方面有更多的想法。
不管是什么想法,只要明白自己的想法,就可以按自己的想法选到“合适”的车。在选车前,有必要对照那个“清单”,想明白自己到底最在意车子的哪些方面,是驾驶感觉?还是舒适性?安全性?可靠性?按在意程度,列出先后顺序,并以此筛选出合适的车。
对照“清单”筛选汽车,算是治疗“纠结症”的一个药方,其中的关键是你要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并且要学会放弃。
从销量上来说,帝豪GL和朗逸都是10万区间的“好车”——两种不同的选车趋向没有“高下之分”,只是对于车主来说,有个“合适不合适”的区别。那些“中国特别版”的合资车,技术谈不上先进,但从基本的机械层面说,成熟好用是没话说的,牌子无疑也更“硬”;而那些“国货精品”,可以提供更高的动力规格,并且引入了更新的技术和更丰富的配置,在舒适性和安全性上会有优势。只要你想清楚自己最在意的是什么,选车时就没必要那么纠结了。
(文章来源:傅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