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本报记者 俞凌琳 上海报道
10月2日,捷豹路虎全球CEO施韦德在巴黎车展上透露:“未来5年,捷豹路虎会推出50款全新及换代产品,仅明年计划用于产品开发的投资就超过35亿英镑。”
事实上,就在这个月,捷豹路虎在海外的第一家合资工厂——年规划产能为13万辆的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厂将开业并正式投产。据业内人士分析,在国内生产仅进口关税部分就可以免去25%,奇瑞捷豹路虎系列产品价格有望随之下调。根据豪华车在中国市场发展的规律,国产是实现销量突破很重要的途径。
施韦德近期的言行说明,对中国市场——已经是捷豹路虎全球最大市场,销量占其全球三分之一——更为倚重。受合资后规模增长的影响,捷豹路虎大中华区总裁高博表示已经把目光锁定了ABB(奥迪、宝马、奔驰)把守的一线市场。
高密度动作不断
“保守估计,在未来5年当中,国产车型所占销售比例将达到40%~50%。”施韦德10月下旬将亲自参加在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厂举行的开幕典礼,而塔塔集团前任董事长拉坦·塔塔和现任董事长塞勒斯·米斯特里也会亲临常熟。
虽然仍不足德国豪车三巨头销量的一半,但捷豹路虎8月销量1.01万辆,同比增长24.8%,而今年前八个月更是以8.11万辆的销量超过VLVO的5.16万辆,成为紧随ABB之后的豪华车二线品牌第一名,据了解,今年捷豹路虎进口车型销量将超越12万辆,位列奥迪、宝马、奔驰三大豪华品牌之后。
相反,国内豪华车市场传统三强奥迪、宝马和奔驰的销量增幅却在减少。今年8月,ABB分别实现4.71万辆、3.68万辆和2.14万辆。其中,宝马(含MINI)同比增幅已降至个位数,仅为7.8%;而奔驰和奥迪的增速也分别减至18.3%和10%。
二线豪华车品牌的迅速成长和三大的放缓,意味着中国豪华车市很可能因为更多豪华车的国产而重新排座。
而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市场首次占捷豹路虎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这也让英国总部将未来产品的布局更倾向于中国。
在中国市场,奇瑞路虎合资公司的产品已经确定,首款车型揽胜极光发布以后,随后,奇瑞路虎还将投产路虎发现运动版车型。
而之前,捷豹路虎对中国市场连出组合拳,继路虎发现系列Discovery Sport(发现神行)的全球首发特意定在“天下第一雄关”长城脚下后,捷豹路虎同时下调旗下三款车型的厂家指导价,最高降幅达30万元。同时,自9月1日起捷豹路虎还对中国市场一万多种零配件价格进行调整,平均降幅达到20%。新车型的引进配合价格的调整,捷豹路虎希望在中国市场有所突破。
中国作为捷豹路虎最大的海外市场,将成为新产品开发和推广的重要地区。捷豹路虎大中华区总裁高博表示:“自今年第三季度开始,总部将加大对中国市场的供货量,并且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车型引入中国。”
豪车合资第四种模式
而在英国盖顿和惠特利的产品开发和设计中心,已经拥有7000多名工程师,而在3年前,只有3000人。被塔塔接手后,近3年里,捷豹路虎展开了不少全新的研发项目,其中包括与英特尔公司合作的“开放式软件技术中心”,以及为期两年、耗资1630万英镑的动力系统研发项目——“Evoque_e”。后者将基于揽胜极光平台,打造新一代混合动力及纯电动车技术。通过这两个项目,捷豹路虎开始布局互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两大领域。
超越常规的技术投入外和密集的产品策略是捷豹路虎与德系三大豪车比拼的资源。
根据捷豹路虎最近发布的产品规划,未来将由揽胜、发现和卫士三大家族一起构成路虎旗下三大产品系列,未来路虎的产品将形成类似于宝马3系、5系和7系更为直观的命名方式。
而随着捷豹路虎国产加速,前期捷豹路虎的代理权之争也落幕。为了避免重蹈奔驰覆辙,出现进口和国产分线销售导致价格混战的局面,奇瑞捷豹路虎合资公司市场部已经搬入陆家嘴金融中心,和捷豹路虎上海贸易公司共同办公。同时,双方共同成立全新的联合市场销售与服务机构(简称IMSS),并且任命路虎捷豹中国执行副总裁陆逸为该联合机构总裁。
此举与时任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史登科时期的宝马极为相似,在他的极力推动下,宝马中国与华晨宝马的销售团队在北京佳程广场的办公楼里一同办公,统一进行市场扩展和头脑风暴,一度避免了曾经的奔驰式内耗。
但与“宝马模式”不同的是,史登科当时统管进口和国产两个渠道,而在IMSS内部双方所有的职能都是对等的,并且双方高层分别向英国总部汇报工作。例如捷豹路虎大中华区总裁高博,对合资公司仍然没有过多的管辖权。这种近似于平行的管理模式,对比刚刚完成国产项目的东风英菲尼迪来说,由于没有东风日产模式可以借鉴,也加大了两条渠道整合的难度。
“到目前为止,我对我们与奇瑞的合作感到非常满意,合作已经渐入佳境,如同走入婚姻的殿堂。目前,双方仍然处于蜜月期。我们希望齐心克服一切会出现的波折,打好基础,为新车的量产和上市做好充分的准备。”施韦德说,合资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要确保新工厂下线的产品与英国总部有相同的质量,在质量得到有效保证的前提下,才有资格谈量的增长。(编辑 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