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公车历来就是颇能吸引眼球的东西,谁在用车,他有没有资格享受,用的多大排量的车,车是否都用在了公务场合,都易成为谈资。当然,有天公车不再为公家服务了,去向何处,接手者何人,也是话题。
2月1日,首批中央层面公车迎来最后一场拍卖。此前两场共204辆公车无一流拍,平均溢价率均超70%。探索公车拍卖火爆的原因,有评论称,是部分不理性因素推高了成交价。部分受访者就表示,由于严格的管理和较完善的保养,让公车拥有比普通二手车更好的车况和口碑。此外,也有竞拍者流露出“沾官气儿”的愿望,称“都是领导坐过的车,以后商务应酬还是很有面子的”。(昨日中新网)
公车受捧,原因之一竟是拥有“官气”。可叹有钱人品位够奇特,从书法到古玩,从陨石到公车。大家还没看明白个中乐趣究竟在哪呢,他们就已换了口味,一点带大家玩儿的意思都没有。当然,追逐淘汰的公车从本质上说,与一些落马官员的昔日住处成为景点,被人踏破门槛,沿袭的是同一逻辑。对部分人来说,官员用过的东西有没有“真气”不清楚,该凑的热闹一定要凑,何况买车这热闹不是所有人都凑得起。而购买能力一直是进行身份区分的重要工具,加之有钱容易任性,为了与众不同,必须搞搞新意思。
这当然是个人自由,我好奇的是,这些被淘汰的公车究竟怎么作商务用,难道搞个随车解说员,逢人就讲本车小史——— 但小车挤上去生意伙伴,还挤得上其他人么?或者,在车门处挂一牌匾,写上几个大字———“某某官员昔日座驾”?若是如此,别人的感受不清楚,至少我一点好感都没有。如果按照这些购买者的逻辑,把权力视为幸运物,所谓“官员故车”,换言之,就是一个失宠的东西。这么一考虑,生意还没谈,前景几乎就暗淡了一半。而这种屌丝务实的心态,也许正是我迄今买不起好车的原因。
此番公车溢价率之高,部分可与新车叫板,从回收公帑的角度值得一赞。尽管其保养之完善,车况之理想,也与公家当初舍得花钱有关。但钱既然花了,能保持一定品相,就止损而言,总比花完钱连个泡都不剩要好。当然,既然是公车,无论继续用还是大刀阔斧地减配额出手,公众都有问号,这回卖出高价也是一样。对于所谓“神秘买家”,是有人搞鬼,还是仅仅捞着便宜使劲下本的二手车贩子,应该有个说法。
怎么说呢,车改都到这一步了,就把姿态做足吧。如果还要做得更足些,就要从制度上防止部分官员一手拿车补,一手换上全新座驾———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建议,网友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柴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