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全球召回超过5000万辆,至少8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近日,有关高田缺陷气囊的消息再次掀起波澜,据美国彭博社报道,高田公司日前向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NHTSA)更新了关于安全气囊故障原因的调查。 令人意外的是,该公司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公开缺陷气囊问题细节,这样的表态令全球的车企都感到错愕。自2008年高田缺陷气囊问题被曝光以来,全球 十余家车企已召回问题汽车超过5000万辆,同时这一问题已在全球造成至少8人死亡、数百人受伤的惨剧。这样的乱象背后,高田气囊又将何去何从呢?
问题出在哪?
硝酸铵基推进剂嫌疑大
谈起汽车的安全气囊时,大家都知道这是一种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保障的物品。究其原理,就是在汽车发生碰撞时,气体发生器接到信号后产生大量气体,经过过滤和冷却后进入气囊,这样的装置会在驾驶员或乘客的前部形成气垫,有效保护车内人员免受伤害。
而发生在高田气囊中的问题便是,在气囊弹出后不知何种原因而发生爆炸,引爆后,气囊中有尖刺样的碎片,并直接击中车内人员导致其死亡或受伤。
在事故接连发生后,全球都在讨论事故背后的原因,有消息说可能是高田公司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据报道,根据高田公司工程师的记录,公司在制 造环节可能出现了问题,这其中就包括气体发生器焊接不当或者工人在封装气囊时操作不当,另外也有可能是高田公司采购的钢管有问题。
同时,NHTSA根据研究表示,用于气囊推进的硝酸铵基推进剂可能起到一定负面作用。按照NHTSA的说法,高田公司的高管曾透露说,未来将继续使用新的安全气囊充气,保障化学品不易挥发。不过,也有高田的官员匿名表示,对于更新后的气囊,配方中依旧含有硝酸铵。
最滑稽的是,在那份提供给NHTSA的37页报告中,涉及问题气囊缺陷细节的第35页却是空白,而高田方面给出的理由却十分滑稽,“保密的内容多,包括专有信息”。
问题如何解决?
众多车企更换供应商
对于给全球汽车市场造成的损失,日本高田公司董事长兼CEO高田茂久在此前公开致歉,同时他表示目前高田公司正在商讨如何帮助受害者,包括设立赔偿基金等重要问题。
除此之外,高田公司也在积极地进行弥补措施。据彭博社报道,高田公司用于替换问题气囊的原件,将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竞争对手奥托立夫、大赛璐以及采埃孚- 天合,这个比例将达到68%。据高田公司向NHTSA提供的报告显示,奥托立夫预计在2015至2016年间能够提供2000万件替换零件,天合则能够利 用剩余产能生产1000万至1500万件。
更重要的是,在高田气囊问题频发的情况下,很多车企都选择更换气囊的供应商,本田方面就向奥托立夫以及大赛璐采购了约2450万件替换件。与此同时,菲亚 特克莱斯勒、丰田、马自达、日产、三菱以及斯巴鲁等车企也均表示,在气囊这一部件上,将选择高田之外的其它供应商。
■专家说
对中国气囊企业是个机会
对于高田气囊的问题,记者咨询了汽车行业专家张志勇。他表示,这一事件对中国的气囊企业是一个重要的机会,但能否抓住机遇,还要看企业自身的实力。
在高田方面拒绝公布问题气囊的原因后,张志勇表示,一般来说,汽车企业应该公开产品缺陷的详细原因,并进行修正,这主要是为了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情况,摆脱疑虑,也是为了企业自身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因此,拒绝公开,对各方面都非常不利。
在此次高田气囊的危机事件中,有很多业内人士表示,这对于中国的气囊企业是个难得的机遇,目前高田占据着全球气囊市场20%的份额,召回事件的持续发酵势 必会对其以及整个行业造成冲击,中国企业可以通过这一段气囊市场相对混乱的时期,抢占一些市场份额。对此张志勇表示,别人的危机就是自己的机会。当然还要 看自己在其他品牌遭遇困难的时候,能否有实力拿到这个机会。最终,实力还是重要因素。
同时,张志勇还表示,如果车主在日常碰到类似的气囊问题,更多的还是找厂家解决最为合适,“日常用车碰到气囊问题的例子还不是太多。气囊只会在特别的情况 下才能弹出。因此,消费者很难在日常的出行中发现气囊问题。当然,如果发现此类问题,肯定是找厂商解决最为合适”。
高田气囊召回名单汇总
车企 总数/型号
宝马 627615辆
克莱斯勒 371309辆
福特 58669辆
本田 5051364辆
日产 694626辆
马自达 64872辆
三菱 11985辆
斯巴鲁 17516辆
丰田 877000辆
(根据公开报道整理,数据截至201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