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随着乐视、车和家自建汽车工厂消息落地,当蔚来汽车与江淮汽车代工合作开始,国内新兴造车的几大势力已逐渐走过讲故事阶段,开始梦想落实到生产制造阶段,让人们对PPT造车的印象也逐渐有了转变。
不过汽车从生产销售到维修服务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痛点,而用户对汽车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在此背景下新晋造车企业,造车的出发点是什么?各自的优势有哪些?未来如何生存并产生持续盈利?这些都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为了给大家全方位展示造车新势力,新浪汽车自9月起正式启动《破立—— 2016造车新势力调查报告》项目,此次,新浪汽车对行业专家进行了独家专访,让我们看看专家们是怎么看待当下的造车新势力。
安庆衡:新老融合才是发展之道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 高级工程师 安庆衡表示,造车新势力要和传统汽车相融合,不可能实现独立发展。
首先,新势力造车代表互联网思维的最新体现,在资金、人力上的投入,对传统汽车是一种推动,对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来说是好事,对汽车工业的发展有好处。
第二,新势力造车虽然不断的高新从传统车企挖人,但是并不能完全独立,造车是一个体系工程,单纯的高新挖来高管,并不能解决实际基层的工作,所以,双方要相互融合,相互协作。
第三,新势力造车有一个资质的坎儿,在国家政策的硬性规定下,想拿到这个资质并非易事,而且新势力造车探讨的范围也较为广泛,有面对国内市场的,有面对国外市场的,有针对SUV车型的,有针对超跑的,想要统一政策也并非一时可以解决的,所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才是发展之道。
李庆文:汽车产业将逐渐开放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汽车报社原社长李庆文表示,互联网所代表的新生力量,我们必须要尊重。
汽车产业战略的核心是跨界,是开放。从互联网企业造车兴起,汽车产业越来越开放了。
时下,汽车行业成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焦点。这一轮“汽车热”不是汽车行业自身造成的,而是互联网、新能源行业和社会各界共同促成的,汽车也因此成为本轮技术和产业革命的重要领域与载体。这场革命具有不确定性,值得研究和讨论。
在今天的“智造时代”,我国的发展情况与其他国家有很大不同。日、德、法等汽车制造强国并没有出现大量的互联网造车企业,只有中国和美国产生了这种现象。究其原因,第一在于中国的互联网企业足够强大,拥有世界级、领先的互联网巨头,比如阿里巴巴。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中国出现互联网企业加入汽车制造领域是正常的,说明我们在这一轮互联网领域的竞争中没有落后,且走在了前列。如果没有这些企业,谈不上互联网造车。
第二个原因是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在智能驾驶方面不如德、日等国强大。在上述国家,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是由传统汽车企业完成,而中国的传统汽车企业动作慢了。不管是害怕失败,还是由于技术问题受限,传统车企没有展开大胆探索,给后加入者创造了机会。
原因之三在于中国互联网“奇迹”产生的示范效益。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的成功,使后来者激情满怀、雄心勃勃。大家都想做世界一流的企业,要抓住这个战略机遇的窗口期,谁也不甘落后。
第四个原因是政府鼓励创新创业,使汽车行业掀起了这样的一股热潮。汽车行业的创新创业从来没有像最近两三年一样风起云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行业中诞生了奇瑞、长城、吉利等一系列新的汽车企业,涌现出李书福等一批人物。今天这个时代也会涌现出英雄,我对此很有信心。但是要强调的是,造车和其他行业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进入汽车制造业。
对于进入汽车领域的互联网公司,我们应该抱着欢迎、开放和支持的态度。但我个人认为,它们应该从专业和单向的角度进入,而不是从整车,这样成功率更高、对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贡献度也更大。汽车行业更需要单一、重点的技术突破,而不是制造整车。当然,我并不反对互联网企业造车,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在,国内整车企业在智能驾驶方面不那么活跃,但是“老虎”和“狮子”一旦醒了是有实力的。像一汽、东风、上汽这样的汽车企业一旦发挥“虎威”,外来者恐怕是竞争不过它们的。
付于武:智能汽车发展,将是车企生存关键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 付于武表示,汽车企业,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也已经提出不是简单的做车辆的提供者,而是做出行的提供者,这一些是在新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冲击下,汽车产业做出的改变。
汽车生产正在向智能工厂升级,生产模式正在由集中强中心化、固定配置的形态,向分散、动态配置的形态去变化。直接联通不同企业的B2B,以及直接联通客户和企业的C2B等模式,将成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主流。以期实现大规模的定制化的生产。能够融入互联的智能制造企业,将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
第二就是汽车产品的形态,正向智能网联升级,作为新的互联工具与端口,汽车将成为可移动的数据终端,构成智能交通体系,乃至新型城市中不可获取的智能一环。并将成为人类更聪明的伙伴变化。
第三汽车生态发生全面的变化,产业链将由线性连接转变为网状的交融。数据将成为第一生产力。汽车使用、服务等相关的商业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共享经济将在汽车产业得到突出的体现,在整个汽车产业和汽车社会,开放、协作、跨界、融合都将成为常态。
李安定:互联网汽车要靠运营
汽车研究院研究员 网通社社长 李安定表示,互联网汽车前期的重点是产品开发,后期将落在运营方面。汽车产业数字化意味着商业模式转变。车辆本身以及与车辆相关的全部延伸服务,共同构成了汽车的全部价值。
好的互联网汽车产品都是运营出来。所以关键问题就在于谁能够从服务中获取价值。而汽车制造商很可能不再是客户的直接销售终端。
对于“不差钱”,同时拥有很高技术门槛的传统车企来说,数字化转型中最大的难点之一在于“方法论”,如何将机械制造和互联网产品开发运营有效协同。
赵航:互联网造车也要专业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赵航表示,互联网造车可以造,但是互联网不是万能的,“互联网+”把别人都加到它身上,实际是融合,汽车产业跟信息化融合,融合成新的产业,信息+工业化。互联网不像想的那么容易,不光有钱还得有人,互联网要造车你得先做专家,你得先研究明白汽车专业,你不搞明白了你也得招募一些汽车人来做。
房地产也可以造车,好多房地产转型,煤老板也可以造车,有钱能找到专业人士,那就不是互联网造车的问题,就是谁有钱谁能造车,谁有这个投资能力谁能造车。我觉得乐视造车,互联网发散思维造车,也得找汽车专业人士组成专业团队造车,下面分公司就是搞汽车的,这个叫互联网造车。山西有煤矿,是不是几个煤老板造车?我觉得现在看不好,如果它的资金实力非常强,股市上能圈来技术的钱那可能,如果像传统办法慢慢投入也不会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