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车企及租车公司布局网约车 跟风式布局遭质疑

传统车企及租车公司布局网约车 跟风式布局遭质疑

继2016年7月28日交通运输部联合多部门公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后,经过几个月的研究和制定,近日,各地网约车细则相继落地,基本与之前的草案相差不大,例如当时引发了大范围讨论的“京籍京牌”“沪籍沪牌”最终还是成为了现实。

网约车有了合法身份,不少传统车企、租车公司开始布局网约车服务。据悉,除海马汽车、吉利汽车、大众汽车等传统车企,首汽租车、上海大众交通以及各地租车公司,目前均已开始布局。此外在海外市场,宝马、奔驰、通用、丰田、大众等汽车巨头也早已开始投资或布局网约车行业。

这种跟风式的布局也让不少人产生了疑问:眼前中国网约车行业已有滴滴、易到两座大山,传统车企、租车公司此时参与其中的原因何在,最后又究竟能分得多大一杯羹?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汽车共享经济的异军突起,共享车市场发展趋势不可逆转。新政策的出台对广大车企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抓住机会,创新变革,则有望分得共享经济红利。

传统车企最大共享车订单落地

2016年11月25日,海马汽车在公司总部海口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与易鑫金融达成20000台共享车采购订单的战略合作。这也是各地网约车新政落地后,国内汽车行业曝出的最大共享车订单。据介绍,20000台车的合约将在2017年全部履行完毕。

海马汽车集团执行董事、一汽海马汽车总经理卢国纲表示,进入专车市场不是偶然为之,是海马的全新战略。自2016年9月底以来,海马汽车开启聚焦福美来品牌的全新战略,将福美来从产品品牌升级为品类品牌,继福美来轿车、福美来七座版后,再将福美来专车版纳入福美来品牌体系,并与福美来七座版一道作为福美来家轿品牌下的首发明星组合,进军汽车租赁市场以及“互联网+汽车金融”时代的家庭用车市场,则是福美来品牌新变后的一大重要营销举措。

卢国纲说:“借力此次合作,福美来品牌正式开启共享车模式,一方面希望可以帮助有用车需求的用户提供更加灵活方便、更高性价比、更丰富的车型选择;帮助用户避免不必要的消费,以租赁代替购买,养成更加共享和环保的出行方式;另一方面,希望可以缓解大城市公共交通无法消化的出行需求。”

共享车经济的发展,对汽车行业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此次海马与易鑫金融的联袂合作,不仅是一汽海马以市场为导向的积极应对,更是其在“互联网+共享车+汽车营销+移动出行”方面做出的前瞻布局。“我们有理由相信,海马携手易鑫金融饮得共享车市场的同时,也必将成为汽车业和金融资本开展互联网营销创新的理想范本。”卢国纲信心满满。

在《暂行办法》征求意见并实施的推动下,很多大型经销商、整车厂商都意识到,网约车面临整肃和洗牌,因此大家都纷纷加速在网约车方面的布局,但海马汽车的订单无疑是最大的。

“海马为什么非常重视共享车市场?因为海口基地长期以来都非常注重产品的打造,我们一直主张把产品做新、做优,给用户提供舒适、操作性好、感受好的车型,恰好共享车既要舒适又要豪华、大气,而我们的福美来七座版和专车版都符合这些条件。可以说,一汽海马以及易鑫金融对共享车市场有着共同认识,所以我们走到了一起。”卢国纲表示。

“抓住商机、创造变革”可能是当前海马和易鑫对共享车市场最真实的想法。尽管目前仍有很多行业人士不看好共享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但随着此前许多企业的探索,汽车共享经济的思想已经在消费者心中形成,而且这种趋势不可逆转。

目前很多车企也在与移动出行公司达成合作,长安福特之前也表示过:未来会融入智联,像福特派这类联网在内的整个服务,并做成一个解决方案。

未来的汽车企业如果仅仅造车卖车,不关注和参与出行服务,那么,注定会被行业和时代淘汰。作为交通工具汽车的制造者,所有整车企业在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参与交通出行业务中有着天然的优势和基础,也因此,大家积极抢占出行服务市场,才能提高品牌综合竞争力。

2016年11月17日,在广州车展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媒体沟通会上,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透露,大众将与滴滴出行合作,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移动出行服务。

大众中国与滴滴出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海兹曼透露,除了滴滴,大众汽车还将与首汽集团合作建立合资公司,发力快速增长的汽车共享领域。此外,大众还将携手大众汽车在长春和上海的长期合作伙伴共同成立一家全新的合资公司,并携手优信集团为快速发展的二手车市场共同打造虚拟平台,全方位服务消费者。

当前,大众在“携手同心-2025战略”的指引下,正致力于从汽车制造商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可持续移动出行解决方案提供者。与滴滴、首汽和优信的合作就是大众为实现这一目标在中国市场所做出的布局。

早在2016年1月中旬,国内车企吉利集团旗下网约车品牌宣布首次在宁波上线近300台纯电动帝豪EV轿车。吉利集团副总裁刘金良称,作为汽车制造企业,未来吉利或将在车辆生产环节就融入更多的网约车、租赁车元素,从而完成从单纯的汽车制造商向服务商转型。这也是网约车给汽车制造行业带来的新变化和新机遇。

在国外,除了私家车以外,约租车甚至分时租赁、共享汽车等商业模式已十分普遍。据统计,全球汽车工业中,20%~30%的车辆在出厂后就直接进入租赁市场,美国中小企业汽车租赁用车月增长率在30%以上,日本去年新办中小企业80%以租赁形式使用汽车。未来中国,该领域市场潜力巨大。刘金良表示,未来吉利要从单纯的汽车制造商向汽车服务商转型。

网约车的市场发展空间有多大

据悉,中国目前市区人口超过200万的城市就有44个,而这还没有考虑到城镇化水平逐渐提高的地方。随着城市人口聚集程度越来越高,大众对于共享出行的需求则越大。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移动出行市场仍有巨大发展空间。可以说,虽然眼前已有滴滴、易到这两座大山,不过留给众多传统车企、租车和运力企业的依然还有一定发展空间。

滴滴总裁柳青2016年6月曾公开表示:“限定在城镇人口的环境中,中国城镇人口有8亿,一个人一天出门一次到两次,8亿人每天出行大概是11亿-13亿次左右。目前滴滴的市场渗透率只有1%左右,而美国旧金山的移动出行渗透率是15%。”也就是说,中国移动出行的市场空间是巨大的,滴滴、易到还徜徉在蓝海市场,还有99%的市场尚待开拓。

此外,也有不少传统车企、租车和运力公司表示,大众出行需求越来越细分,会根据各自擅长的领域深耕差异化服务,不与滴滴、易到展开正面竞争,比如走地方特色化、周边游、城际长途化、物流运输化等。

可见,在滴滴、易到已占据移动出行领域的先发优势下,大量传统车企、租车企业依然奋勇地进入网约车市场,除了互联网转型、占据移动出行入口价值外,更说明资本市场对移动出行市场发展空间十分看好。

资本与政策双重呵护,互联网共享用车在2016年迎来全面爆发。伴随出行领域日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多元化出行需求,传统意义上的公共交通、出租车等出行方式不再能满足市场需求。

网约车成为过去一年出行领域最火热的市场。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程世东则表示,移动互联网一直在改善着老百姓的出行环境,让老百姓产生切实的获得感。从这个角度来讲,互联网确实是在倡导国家五大发展理念中“共享”的理念。共享经济内涵是基于陌生人存带的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商业行为和商业模式,其实核心和本质在于通过移动互联网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互联网用车行业还涉及到另一个关键词“绿色”。

作为衣食住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出行本身就是高频化的需求,日订单都在百万级以上的滴滴、易到,也因此都成为了巨大的移动出行入口,并具备高频交易流量的入口价值。此外,易到还与乐视率先创新出共享汽车生态战略,即汽车与出行软件融合的汽车生态圈,引领了未来汽车产业布局的大趋势,赢得了行业的纷纷效仿与跟随。此后,通用汽车投资打车软件Lyft 、大众投资打车软件Gett 、苹果10亿美元入股滴滴、丰田投资Uber……而这些都是在说明移动出行服务市场的巨大入口价值,也证明出行平台与生态汽车硬件的结合有着对整个汽车产业变革的巨大能力。

这样的巨大移动流量入口价值,对于一直谋求“互联网+”转型的传统车企和传统租车、运力集团来说,更是被看重的,尤其是他们本身就具备最重要的出行工具之一:汽车。“现在,让出行交易更高效的网约车已经合法,而汽车共享经济的思想已在消费者心中形成,这种趋势不可逆转。”一位传统车企负责人表示,“未来会借助互联网做更多的尝试和突破,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拉近与客户之间距离,让整个交易过程更短、更便捷”。

跟风布局后如何发展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整体出行需求为每天28亿次,其中约车、专车的潜在市场需求约为每天9000万次,市场可观。新政“靴子”落地,明确了网约车原来不黑不白的尴尬身份,让人吃了定心丸。不少私家车主开始加入网约车队伍,一些车主为能从事网约车运营,甚至专门购买了新车。

正是看到网约车的“钱景”,许多敏锐的车商纷纷推出“网约车”销售。据了解,网约车新规出台,将让网约车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目前,还有一些4S店开始转变经营思路,通过“以租代售”、变售车为租车的模式,进入网约车经营服务。

“市场需要什么车,车企就会生产什么车。”对于网约车新政出台,上汽通用五菱新车项目运营主管韦东林认为,如果网约车的蛋糕越来越大,也不排除车企在设计新车时,会考虑融入网约的元素,“可能这两年就会有‘专门定制’的新车型开拓网约这个细分市场”。

随着各地网约车实施细则的陆续公布,中国专车市场的轮廓逐渐清晰起来,各平台都在积极调整,依托传统出租车企业建成的首汽约车和大众出行也不例外。

2016年11月14日,首汽约车与大众出行举办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通过业务融合和优势互补,以“平台联盟”的方式在智慧出行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未来,使用“首汽约车”的用户可预约“大众出行”的车辆;而使用“大众出行”的客户也可在任意地点约到“首汽约车”的车辆。

不过,单独的出租车公司在体量上仍然和网约车平台车辆相差悬殊。据了解,首汽约车目前在全国30多个城市提供服务,年底在京网约车数量将达到5000辆左右。今年3月,上海大众出租汽车的“大众出行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首批投放约租车500辆。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首汽约车等一批传统出租车企业加入了网约车的行列,证明网约车这个市场依然受到资本青睐。而随着新政的实施,今后政府对网约车的要求会更严格,不符合要求的传统网约车将被要求退出市场。这意味着,滴滴等企业本身要做好转型和调整的准备,“铁打的资本市场,流水的滴滴。如果不适应市场,滴滴=网约车的这一标签很可能不保。”因此,网约车行业本身面临着一场新的较量。

对于传统出租车公司借助互联网推出的新产品,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副教授顾大松认为,这些都是传统出租车公司跳出传统管制政策、走向市场化的积极探索。

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看来,传统出租车进军专车市场,是在面临专车严峻挑战下的有益尝试。传统出租车行业有它的传统优势,诸如其管理优势、专车队伍的优势以及专车运营的成功经验等。

“互联网时代的激烈竞争下,传统的出租车公司要想在市场中取胜,最重要的是改善企业和司机的关系。”顾大松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在出租车公司中即是司机,“网约车平台最后的竞争是专业司机资源的竞争。”

随着移动出行的发展,用户对管理、服务和专业司机资源越来越重视,这些方面是新兴互联网约车平台的短板,却是出租车企业的长项。顾大松认为,传统的出租车公司可以强化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势和竞争力。

知名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发布的报告称,至2020年中国网约车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其潜在市场需求达到1.1万亿元。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着各路资本竞相进入网约车领域。

专家表示,网约车获得合法身份,万亿级的出行市场已经彻底打开,未来网约车平台公司在分享超级蛋糕时,已经白热化的市场竞争或将进一步升级。

网友点评

    二手车

      查看更多二手车
      还有3个信息需要填写哦~
      底价将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您的手机
      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获取底价
      微博
      微信
      朋友圈
      关闭
      文章
      相关推荐
      取消
      取消

      海报生成中

      请稍后

      ...

      长按上图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