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经历一季度的低谷后,4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小幅回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数据显示,4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同比增长7.9%,但受一季度销量下滑影响,前4个月累计销量微跌0.2%。
中汽协副秘书长叶盛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来说,今年的发展速度应该至少保持30%,甚至50%的增长,按照原来的预期,今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会超去年,达到70万到80万辆的可能性较大。”
从企业层面来看,虽然新能源汽车4月销量回升,但发展前景依然充满变数。目前来看,乘用车市场实现稳步回升。但是,在商用车方面,今年开始执行的非个人用户购买新能源汽车必须达到行驶3万公里才能领取补贴的要求,由于里程数要求高,新能源商用车发展面临压力,有企业甚至反映已停售、停产部分新能源物流车。
对此,在2017中国汽车论坛上,叶盛基表示,有关专业、企业家都在积极呼吁,希望对“3万公里”政策进行探讨。希望政府部门或做一些政策调整,保证生产的新能源汽车能很好地使用和推进。
北京成乘用车“主战场”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4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45.2%至3万辆,前4个月累计销量达8万辆,同比增长35.5%。
在经历1月的断崖式下跌后,随着《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相继发布,2月以来,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逐步回升,1~4月的销量分别为0.5万辆、1.7万辆、2.8万辆和3万辆。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已发布4批,共有105家企业的1473款车型入围。
就区域分布来看,销量贡献最多的是北京地区。乘联会援引保监会的交强险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北京地区新能源乘用车销售7851辆,而北京今年的新能源汽车私人用户指标为5.1万个,这就意味着,还有至少4万多个指标没有转化为实际购买。
在此背景下,北京地区的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战争”开始打响。
北汽集团新能源业务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多数消费者拿到指标后并不会马上购车,可能会持续观望,等待续航里程更长的新车上市,或等待充电桩的安装审批等,因此企业销售层面还要继续努力促进购买转化。
商用车前4月下滑超七成
在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迅速恢复增长的同时,新能源商用车的表现依然差强人意。
中汽协的数据显示,4月,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同比下滑64.2%至3883辆;前4个月销量同比下滑幅度更是达到71.6%,销售8588辆。
目前,影响新能源商用车销量的主要还是政策,其中累计达到3万公里行驶里程才能领取补贴的要求所产生的影响最大。
由于受到去年部分客车企业骗补事件影响,2016年12月29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并要求,“非个人用户购买的新能源汽车申请补贴,累计行驶里程须达到3万公里(作业类专用车除外),补贴标准和技术要求按照车辆获得行驶证年度执行。”
一名新能源企业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受此政策影响,其所在公司的新能源物流车已停产,通常情况为物流车约两三年才能行驶3万公里,虽然政策是按照销售年份的补贴金额进行补贴,但两三年间可能发生的变数较多,例如售出车辆如被多次转手,就很难对里程数进行监测和追踪。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目前,即使是出售给企业自用的新能源客车或物流车,由于所有人为企业属于非私人用户,因此也需要遵循“3万公里”政策的要求,而通常企业自用车要达到3万公里里程也需要较长时间。
叶盛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3万公里”政策对新能源商用车的发展确实有影响,如果车积压得太多,生产企业的成本压力会增大。政策的初衷是避免企业“做手脚”,这是有意义的,但在实际操作上该不该搞“一刀切”,还需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