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9月8日,由新浪汽车主办的“《轮语汇》自沙龙第五期:起底新兴造车势力”成功举办。此前,部分互联网造车企业在工厂、产品的曝光,引起行业对新造车势 力的讨论,让“PPT造车”印象有了转变。但汽车从生产资质到销售存在诸多痛点,用户对汽车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在此背景下,新兴造车企业造车的优势是什 么?未来如何生存并产生持续盈利?等等都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
本期《轮语汇》自沙龙邀请到国家发改委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执行副社长陈东升、宏瑞汽车副总经理薛国胜、明朗智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闫磊、河北中能格瑞电动汽车创始人技术专家王建排、零点集团副总裁李国良等五位嘉宾,一起聊聊造车新势力的发展。
以下为国家发改委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杂志执行副社长陈东升发言实录:
徐志进:谢谢各位在座的听会的朋友,听完闫总的PPT忽悠还没走。当然,这是开玩笑。
用比较简单的概念,向让大家了解一下,闫总这边是基于机器人的角度去造一款车,相比之前的基于整车厂传统的车企去造一款新能源车或者电动车的角度是不太一样的,所以大家可能听着有点是不是PPT造车又出来了。感谢闫总。
两位嘉宾已经分享的他们企业的一些发展脉络,基于他们的介绍,我们在座的有专家、有我们行业的一些关注的数据分析人士,其实都已经接触过一些新兴造车的企业,基于他们的观察,我们也想做一个了解。比如说从陈总开始,您接触过新兴造车的企业?对他们有什么认识?
陈东升:今天来的好多都是我们的好朋友,从他们的成长开始,这么多年一直是看过来的。其实造车人的梦想、造车人的热情,与传统的汽车主机厂是有区别的。我们在埋头研发的同时,我们需要交流,其实我们有很多技术不用再研发了,包括很多核心的技术拿出来以后,可以省很多事。在这里,我要倡导的是我们要做新兴产业集聚区。我们了解的很片面,这给我们提出来一个新的课题,我们这些人在这想,说我2000年以后拿出来一个研究成果,可能现在都已经实现了,怎么面对这些问题。
包括我也走过几个新生态车企,他们到北京来找我,跟我聊这些问题。但我觉得这里面有几种,一种是有梦想,我要实现我的梦想,人到世上来一次,我也经常跟我的朋友讲,人到世上来干什么,我总结了三件事,第一是生儿育女,孝敬父母。第二是体现价值。第三是尽情的享受生活。说到第二类体现价值来讲,很多人有造车梦,特别是我们中国人有这种想象,我觉得是很正常的,再往深里剖析一下,我觉得是跟我们的社会背景有关系。我们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到所谓的社会主义,大家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我们社会化大生产这一课是要补上的,没补上这一课以前,人们脑子里基本都是封建的东西,个顶个说的我都要称王。我觉得我们要给新能源汽车新生态要降降温,要理智一些。我从26岁开始,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经历了很多,其实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反思,包括传统造车。
现在来看,虽然是民营企业、国企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包括我们传统车企现在在做的一些事情,有效的社会资本是浪费的。新能源造车大家需要冷静一下,毕竟这一款车出来,不是简单的一款交通工具,而是关乎到人们的生命安全的一件事。我看美国的大片,《拯救大兵瑞恩》,当时大家说为了这么一个人花这么大代价值得吗?虽然说现在社会上不缺资本,大家都在圈钱,但是大家应该注意到,社会在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包括我们的股市沉寂了这么长一段时间。包括我们也在跟吉林领导、长春领导在谈,我们要成立一个产业集聚区。我们国家制定政策,我们行业人之间的交流,这都是利好。第一,战略新兴产业新技术落地实践,第二是给资本市场提供优质可靠的项目。
总体来讲,我的感受是,这个有点热,我是想我们国人团结起来,大家更多的是节能的创新,拿出一点有分量的东西。大家也在说某个大车企要怎么怎么着,这一块其实大家做的是同一个汽车的梦,我们应该是更好的优势互补。这是我的想法。
徐志进:因为现在国家是有放开一些新能源车的资质,我从相关报道里了解,但是核心的可能也就十家左右。目前已经有三家拿到了,看大家怎么去争取资源的问题。关于政策问题,陈总有发言权。
陈东升:其实这些政策都是鼓励的政策,但也是很慎重的。我们给新能源车限定是跟传统汽车是有区别的,大的政策是放开的,但是也有对汽车造车企业的实力、背景、安全等等会深入一些,让我们大家更成熟。同时这个过程是大浪淘沙,我们会从中选择一些优秀的车企,避免像原来那样,一开始放,放完了收,还有一些烂牌照。
徐志进:肯定有一些拿不到资质的,那国家政策有没有引导,他们该怎么去走?
陈东升: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不代表国家。从掌握的情况看,首先还是会做一个全方位的考量,包括背景,包括资金实力,研发出来的成果,因为每个车企最后的审批是要经过专家论证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有一系列评判的标准出来。暂时拿不到没关系,还可以变通。
徐志进:我想给一些现场的媒体朋友一些提问的机会。大家先想一想,我给各位嘉宾还有一个必答题。基于现在的市场,初步统计已经有18家新兴的造车企业,我想未来可能会更多。从陈总这开始,我想问的是怎么判断未来市场的格局?另外在新兴造车企业的发展方向上,您有什么样的看法?
陈东升:从两个角度来说。第一个角度,我们从上到下喊了口号,新能源汽车是弯道超车,请给中国一次机会,我们能赶超世界。当时这个口号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客观的讲,我们还是存在着一定差距的,虽然大家都在探索,但我们跟国际上的先进水平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这18家我看了一下,有的是掌握了一些核心技术,有的是很落后,我在造势、在圈地盘、在宣传,包括连碰瓷的都有,炒得热火朝天,大家在你追我赶。大家都是汽车人,大家应保持一种理性,别拼的头破血流的时候,实际上是自相残杀。我们就不是弯道超车了,我们连自己都死在沙滩上了。
提问:我们现在在技术方面是没有公开的像擂台赛一样的对比竞争,这个现象我们可以预测到什么时候我们可以有公开的对比、同台的竞争呢?我们就有一个希望,我们能不能对比,我们的技术比国外的更好,我们可以发展。但是一个好的技术没有这个条件、没有这个机会参与竞争,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什么时候我们有竞争的机会?因为我是搞发动机的,所以我也想参与竞争,但没法参与。我们搞汽车主要是解决交通问题,虽然是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一直有竞争,无论在环保、成本方面都在竞争,但是现在我们什么时候有机会参与这个竞争?
陈东升:非常好,我更坚定我的信心了,其实我在来交流以前,已经在布局这件事了。包括月初把长春的领导和新区的领导叫过来开会,比如点选在长春或者选在上海,或者选在武汉,就是选点的问题,做成产业集聚区,你说的擂台就是其中一部分。第二是建立一个研究院,这个研究院是上下游协同创新的研究院。第三,发一只产业基金。第四,做一个产业园区。我们部委、国家的领导,让我们的同行、我们的研发、我们的主机厂都看到谁的好,谁的坏,市场也有一个风向标,要的是什么样的。
实际上通过今天的交流,更坚定我们的信心了,说明我们这个选择、布局这个工作还是对的,大家是需要这个工作的。本来我节前应该是去长春的,去跟地方政府一起实地考察。包括那边场地都已经弄完了。我也想,长春是汽车的摇篮,我们红旗都从那出的,我们希望长春在后续的引领方面有长足的发展。
东北振兴,对长春来讲,传统品牌就是汽车,现在是继承国际国内汽车的先进技术,到这儿来发展。未来品牌是什么?引领汽车产业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我们共同把这个事做好。谢谢。
提问:陈主任您好,我有两个问题。我第一个问题是问您,第二个问题是问闫磊闫总。我是来自电驹网,我的问题是,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按照之前的规则是2017年在2016年的基础上要递减20%,这个规则的前提是阳光普照。最近我看到有消息说,咱们这个补贴可能要转向,不是见者有份,而是择优,可能会对电动汽车价格优直接的影响。我想听听您分析一下,这个事最终落实到价格具体是什么情况,包括有可能是到哪个进度?
陈东升:这个很明确,补贴是逐渐递减,这已经是大政方针,市场不能老是这么补贴下去。
第二,大家关注在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纯电动汽车是一块,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大家也在关注,三块未来的发展会是什么样的状态,是平分天下,各占1/3,还是有一个会胜出。实际上包括消费者也好,包括车企也好,更多的是关心这个问题。包括北京市现在在制定一个大的智能化的交通停车布局和规划,我们这些消费者在购车,还有汽车的生产厂商,如何进一步去了解大的规划,跟我们的智慧停车、智慧交通可以上升到更高的层面去融合,这也是需要关心的。
北京的试点做完了以后,我们要通过互联网大的系统,可能其他的地市会效仿。可以负责的说,我们的补贴是逐渐减少的,这是毫无疑问的,剩下的消费者购车的时候要更理智。比如你购买了一款车型,它是随着技术的进步是会淘汰的车型,这怎么办。不光是补贴的问题,还有车买到手之后,能开多长时间的问题,能不能跟未来大的交通融合的问题。现在由于整个新能源汽车是在探索阶段,所以实际上也给我们消费者提了很高的要求。不像传统汽车那样,看几个指标就可以,这些都是在探索阶段。
提问:谢谢您。我再追问一下,我听说有的地方像广州、天津已经在对普通的混动车型有补贴,现在有一种声音说是对全国层面也有可能是对不同的混动车型来进行适度的补贴,包括购置税减免等等,这个事有没有进一步的消息?
陈东升:从大的层面上没有,但是因为各个地方都在做尝试、做试点,都希望成为电动汽车发展的引领者,都在给这个国家、这个行业做试验田。谁把这个领头羊做出来了,就意味着谁的产业发展在全国得到政策性的支持会更大,这时候地方政府愿意拿出钱来,在我这个地区有这个产业基础,我愿意做补贴,同时它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一旦这个可以成型,将来的收益也会很大,因为前期推动这件事。比如有些地方政府愿意拿出公交线路、公交车来置换,这确实是值得关注的,可能会是一个风向标,因为大家都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