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新浪汽车讯 12月15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坪山新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16 国际新能源汽车用户评价与应用创新研讨会”(2016坪山论坛)在深圳召开。
作为国内首次以“用户”为中心的高层次汽车行业会议,2016坪山论坛吸引了来自各级政府领导、行业专家、企业高层等共计400余位国内外嘉宾到场参与。主题围绕“关注用户评价 聚焦业态创新”展开,从“市场化发展现状”、“应用模式创新”、“产品用户评价”三大方向深入研讨和互动交流,搭建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的权威行业平台,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助力提升。
以下为上海环球车享汽车租赁有限公司(EVCARD)总经理题曹光宇题为“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推广运营模式及上海最佳实践经验”的演讲实录:
新能源汽车如何在市场上推广找到一条在城市里面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模式,定位为新能源汽车的分时租赁。从现在来看,分时租赁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有很强的支持作用,而且,新能源汽车对城市里面的分时租赁也确实有它的优势。
如何提高车辆应用效率?如何减少车辆在中心区停放的时间,从而停车位更多的剩出来,现在基本上大家都形成了共识。汽车发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这三个方向今后是发展趋势。对于共享出行恰恰依赖于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三方面所形成的技术以及应用上的支持。我们从新能源汽车推广,从2010年开始建设电动汽车国际示范期。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大家的接受度,或者推广结果和预期目标有一定的差距,怎么寻找一种方式能够更快、更有效推向市场。回忆一下,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现在进入这个行业的企业数量不少,这个行业大致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进入门槛不高。
第二,到一定规模时政策给相应的牌照。
第三,落地的地方资源,跟用户结合点相结合。
考虑两个问题,一方面是模式,一方面是定义。这个模式再往下的时候也是不同的产品,定价形成一个不同车型、不同服务模式、不同品牌。分时租赁是围着时间把它分开,总体上来说,分时租赁在城市里面使用的目的就是让它效率高,用最少的资源解决尽可能多的需求,这样路面上才能更畅通,让车位是效率更高,让车更安全。放在那里成本高也不安全。
分时租赁模式定义、价格定义的依据就是小的时间单位,以要的时间单位做模式设计和做价格定义是整个分时租赁核心的灵魂,围绕着这个做展开,如果脱离开这个,按照时间单位的计时就是传统车和出租车了。分时租赁是整个交通服务模式、多种服务模式生态圈里面其中一个部分。通过它把已有的现在出行过程中不自由、效率不高这些问题解决,同时把其他的模式联系起来,这就是诞生的意义。这是一个灵魂。在城市里面使用电动车自由取还,并且通过移动互联自由自助服务,这是它的基础。
分时租赁按照时间计费模式,公共区域内既方便,而且受控。这个出行模式,欧洲城市大部分50万人口的规模,有机会按照健康效率双引导的方式形成这样的分布。在中国特大型城市里面,人口比例、步行和出租车出行解决上下班出行有多少?随着城市规模越大,这个越来越受到一定的限制。要产业集聚、配套相对完善,不可能形成一个单独的完整的小的生态圈。比如说这是办公大楼,周围是我住宿的地方。大家通过健康的方式把交通解决了。
总体从效率上来说,我们看到分时租赁确实能够在这样的前提下比出租车、长途车特别是家用车的效率和成本高了很多。倡导分时租赁作为公共交通体系里面重要的出行模式来说,应该在整个资源配置、资源分配上给予一定的优先权。但是,现在市场上没有。呼吁政策,呼吁我们各个地方打算推动新能源汽车,首先把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模式放到城市交通体系里面综合考虑给予相应的资源支持,比如说允许它的行使权和允许停车位上有一定的专用使用权,出租车有、公共汽车有,在运营牌照、运营政策限制上、运营政策支持上形成不同的对应保障条件。
分时租赁是基于前面说到推动新能源汽车、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提升停车位资源效率角度选择这样的方式,一个最小单位计费,还有用户手机自助的方式。另外,城市有足够的网点,贴近起始点和出发点,快速取车,还了快速到达目的地,这是至关重要多资源。
另外,要比使用私家车更省心,使用私家车过程中碰到碰擦事故维修,这些统统要通过B2C服务的模式来保障。我这一款觉得应该要有省心的方式,同时总体量上效率高、成本降下来。
根据实际运营,现在整体上运营的整车辆全国近几千辆,上海近五千辆,用户有25万多的会员。这些特征上,在人群上目前来说还是男性使用的多一些,这些对新事物接受年轻男性多一点,除非有专门针对性别差异的东西,70%是男性,30%是女性。现在各种场景下大家都在使用。
现在看到分时租赁有一个好处,上海有一个24小时行使的车,有早高峰、晚高峰。分时租赁是平均。当分时租赁形成价格体系的引导,比原来预定时间早走十分钟、晚走十分钟,只要便捷价格合理,大家愿意接受。当分时租赁交通方式在成长比例比较高时,能够有效拉下来,使得比较平均。
分时租赁大家碰到困难时,怎么样让车辆能够收益尽可能达到盈亏平衡,发现在上海得到的一些体会。我觉得分时租赁能够到达合适的规模、合适的影响力走到盈利模式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时间上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长,因为整个用户的接受度还有市场潜在的需求在中国很大。关键是你能不能针对他们的需求提供可持续的服务。
上海市分时租赁使用的时间长度及最高收益,现在看到的区里面单日能够达到的,日平均最好效果。整体上的平均值,这是2.7、2.8个小时的量。如果有7万、8万块钱的分时租赁电动汽车作为出租车,一天的收入到了120元左右基本上就能够平衡。
选择车辆要跟市场结合,要跟政策相结合。新能源汽车在这个过重有有效的政策红利期,而且政策红利期之外没有政策红利就受到红利歧视,要适合当地需要和政策鼓励,没有统一标准,无非是有限的范围内可用的基础上选择对你来说使用更可靠、价格成本更好的车型。在上海的整体运营规模已经覆盖到上海16个区县,同时这是全国的模式,今年渗透率已经达到了20个城市,运营的城市9个城市已经正式可以提供服务了,使用过程也比较简单,在上海基本上都已经清楚了,完全通过手机下载APP,通过相应的自己注册,提供驾照照片上去,剩下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