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排放法规越来越严格,但石油组分可优化的范围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是否还需要对油品及排放标准进一步升级?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
“我国的排放标准总体上延续了欧洲排放标准体系。欧洲也是通过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渐渐增强,以及汽车尾气排放污染对人体危害的认识,而逐步加强对汽车排放的管控。”曹湘洪表示,中国汽车市场的保有量由十几年前的两千多万辆发展到如今的1.94亿辆,发展速度远比交通网络的建设要快,这便导致了大规模的拥堵,由此引发了更严重的汽车尾气污染问题。“对中国而言,汽车排放污染的治理问题更加严峻。”曹湘洪对记者说,“我国对排放标准的升级是大势所趋。”
的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对高排放在用车的治理问题,其中,油品作为重要一环,同样受到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就好比人的肠胃,会不会拉肚子取决于食物是否干净卫生,对汽车而言,排放是否能够达标,油品质量是关键因素之一。”曹湘洪表示,从国一排放标准到国五排放标准的升级过程中,主要的目标是限制油品中的杂质含量,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硫含量。
“从国六开始,我们对油品提出了新的目标,即优化汽油的硫分和组分。国六和国五相比,烯烃含量从不大于24%降低至A阶的18%、B阶的15%,汽油的芳烃含量从40%降低至35%。从国六油品标准来看,根本目的是对容易形成细颗粒物(pm2.5)的组分加以限制,以达到降低pm2.5的产生,并且在部分指标上比欧洲排放标准更严格。”曹湘洪说。
相较于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提出的甲醇燃料,曹湘洪并不看好。“甲醇的蒸发潜热比较大,导致汽车的冷启动比较困难,在这种不充分的燃烧条件下,一方面可能导致排放增加,另一方面会形成甲醛,还需要另行处理。”曹湘洪表示,部分人士认为我国的煤炭资源较多,可以由此制得甲醇供汽车使用,但这样做并没有好处。“这种做法是在以高碳燃料替代低碳燃料,我并不认为这是方向。”曹湘洪表示,对于甲醇汽油业界一直存在争论,但最终能否生存,还是由市场决定。
另外,他更看好乙醇燃料在汽车市场中的应用前景,“乙醇可以从霉变的玉米或者重金属粮食中获取,不仅有利于国家解决问题粮食,还可以为农民增收。”曹湘洪表示,美国已经全面使用含有10%的乙醇汽油,效果良好。他建议柴油中也添加生物柴油,“它对汽车发动机内部的润滑也能起到一定作用。”曹湘洪说。
(文章来源:中国汽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