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文章转载自:电车之家)
日前,《美国汽车新闻》发布了2016年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其中,中国零部件企业有两家入围——延锋汽车内饰系统公司和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位列18名和77名。2013年,中国仅有中信戴卡一家企业进入百强榜,位列92名,该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一直保持稳中有升的成绩。延锋汽车由于2013年底吞并了伟世通的内饰业务,在2015年榜单位列第26位。而今年,延锋汽车杀入二十强,创下了中国汽车在该榜单上的最好成绩。榜单的发布可谓是让人喜忧参半,喜的是终于有中国零部件企业列于前二十。忧的是,作为汽车大国,我国上万家零部件企业仅有两家榜上有名,反映了在传统汽车核心零部件领域的劣势地位,同时也给新能源汽车这一后起之秀敲响了警钟。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全年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2811.88万辆及2802.8万辆,连续八年蝉联全球第一。然而,由于核心零部件技术的缺失,绝大多数乘用车的核心零部件企业由外资独资设立或者绝对控股,汽车产业一直无法摘掉“大而不强”的帽子。我国汽车工业整体起步较晚,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面临一系列问题,如零部件企业规模小、集中度低、产品开发能力薄弱、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产品研发及设计能力不足等,导致核心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制约着汽车工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与之相比,新能源汽车作为带动新一轮汽车产业变革的新星,给我国汽车产业实现在国际上的弯道超车带来了机遇。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方面,我国政府可谓是不遗余力,较早的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多项政策的叠加使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崛起,使我国在电动汽车产业上与主要汽车生产国的差距没有燃油车那么大,电动汽车给我国在汽车产业上改变国际竞争地位带来了机会。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我国新能源汽车延续了燃油车在产销量方面取得的成绩,连续两年位列全球第一。然而产销量方面取得的成绩并不是证明产业已真正做大做强的唯一标准。避免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走上燃油车技术空心化的老路,是当前摆在整个行业面前的一次机遇,也是一道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