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5月5日-6日中国蓝皮书论坛在北京诺金酒店举行。各大汽车集团的高层领导在全球视野下对汽车方向进行了大讨论,为中国汽车向前发展各抒己见。在本次蓝皮书论坛上,行业领袖现场激辩,尖峰对话,探讨中国汽车更大视野、更高维度上的飞跃。
以下为佛吉亚绿动智行中国总裁江永玮演讲实录。
各位来宾、各位汽车相关行业的新老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开心能再次参加蓝皮书论坛。在过去一天,包括今天上午我们谈我们在谈整车企业——无论是传统OEM、还是我们造车新势力,我们如何进行转型、战略转型,去迎合四化。
同样对零部件产业,汽车相关的产业,包括互联网企业、围绕汽车周边的企业相关,我们同样面临着升级。这是我们今天出席会议的初衷,我们希望能通过大家的交流中,获得一些感悟、启发。
大家聊“升极”,是什么“极”呢。贾可老师的解读是极质、极致、极智。对佛吉亚来说,我们在中国20年还是比较成功的,我们更多在做质量提升、我们为了这个质量来提升的。
但是现在随着环境的变化,我们需要一些“大智慧”来看一下未来,为了面临未来这个变化,我们能做什么。
我们有一个产品是传统的汽车尾气排放控制产品,昨天有很多朋友问我,以后电动车出现之后,你们市场在哪里?我说——我们可以做到极致,96个月(OP)——如果未来不需要这个产品,我们工作白费。
我们讲座椅,以前我们投资很多开发力量,进行我们质量提升,座椅的蒙皮,最终客户使用我们产品,5年、10年不会掉色,不会起锈。现在共享汽车提出一个,能快速的更换座椅,问我们能不能提供这种服务,我们以前希望5年、10年能长时间不更换,现在是希望新的蒙皮。下一个共享车辆用户使用,可以很快的进行。
这个“极”代表什么,以前我们专注质量的提升,但未来我们需要一些大智慧进行质量转型。除了排放控制系统的变化,还有汽车声学的影响变化。以前我们是消声——我们把这个声音降下来。但未来的电动汽车,或许要加大声音。包括我们现在街上走路明显的感受到,电动车从你身边过去,大家促不及防。
只有通过前期质量提升,经济提升,通过我们一些最大化的智慧才可以真正达到极致状态。
过去佛吉亚在中国的20年,其实是伴随我们在中国的发展,延续这么一个过程发展。
佛吉亚是在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在过去20多年里面,我们共同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截止到现在为止,我们在中国销售收入将近30亿欧元这么一个水平。
大家可以看到,有几个不同阶段,2010年之前我们更多是一种生产制造,把欧洲原有的产品导入到中国,把欧洲原有技术进行一些当地的匹配。
从2010年到2014年,我们更多在中国做一些本土化的研发,包括我们一些创新的研究,也是在2014年导入到中国。这中间取得非常好的成绩,我们现在在中国有45家工厂,有4个研发中心,可以看到从2010年到2013年,这三年时间,我们销售收入从10亿到20亿欧元,这是双倍的。
为什么2013年到2016年,我们发展虽然还是不错的发展——从20亿欧元到26亿欧元,但没达到我们满意的成都。其中有一个原因,我们最初因为传统业务还是来之国际的OEM,所以我们主要客户包括国际OEM一级他们合资工厂。
虽然2013、2014年我们启动一些中国自主品牌公司合作,因为时间原因,还没有及时在我们销售上体现出来。
所以从2014年我们加大了中国自主品牌OEM合作。2014年我们跟长安集团签订了战略协议,成立了合资公司,2015年跟东风汽车公司,成立了合资企业。
通过我们努力,我们与中国自主品牌获得了进步。2018年我们希望达到20%,2020年我们希望达到30%,除了东风公司,长安公司合作之外,我们与北汽、宝沃有长期的合作协议。在商用车我们跟山东银轮成立了合资公司,应对国VI阶段产品开发。
这是我们过去发展,也包括2020年、即使我们达到50亿欧元,更多是量上提升。面对我们今天探讨未来汽车技术演变,我们讲“四化”,讲我们怎么能真正的做到这个“升极”。我们希望作为全球领导者,我们能把我们前沿技术,我们解决方案提供给客户。
未来我们重点两个方面的发展,一个是“绿动未来”,这里面重点三个方向,一个是空气质量方案,就是我们传统的排放控制。昨天离开上海到北京路上,包括飞机上,都戴口罩,这也是每次到北京来必备物品之一,下来发现有点出乎意料,到了北京特别晴朗,大风把雾霾吹走了。我们希望将来我们和我们主机厂客户也好,还是我们合作伙伴也好,我们一起为中国空气净化质量做出来我们应该做的工作。
第二,关于能量解决方案,这包括我们的热能回收,混动车辆、电动车也好,都有一个能量管理问题,我们能把尾气浪费的热能转化成电能,我们有一套成熟方案,目前已经跟一些客户达到了批量生产,也可以发挥我们在传统汽车领域积累这个热能管理一些经验、支持。
第三,轻量化,包括我们前面说的我们电动车发展,对我们传统排放来说是没有市场。可以看到电动车、轻量化,包括现在的内燃机汽车,可以带来耗油量降低。我们预计整个市场因为这三个方面,会带来一个差不多将近250亿欧元市场增长,这是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我们今天谈了很多的智能化,我们作为一个内饰系统集成的供应商,人们坐在车舱里,眼睛可以看到的基本上所有的部件,我们都是可以生产的,这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基于此,我们有一个“智享车上生活”的发展方向。
我们有三个领域,第一,人机交换,我们汽车与价值员、乘务员有越来越多互动,怎么通过我们内饰系统,成为人机交换一些界面,发挥我们优势。
第二部分就是互动、互联、以及影音系统,当汽车可以成为我们独立存在一个系统,互联互通能带来我们愉悦性。
比如说,我们手机现在功能特别完善,我们坐在汽车时候,汽车和手机能不能融合在一起。第三个整个的坐舱,未来是智能驾驶也好,对坐舱有更多的互联性、功能性、预测性的要求,这一块市场是非常大的市场。所以我们预计整个市场有接近400亿欧元的增量。
那么回到我们说这个重点,一个是轻量化,一个能量回收,特别是复合材料这样应用,将成为未来汽车结构关键技术。
我们一方面在德国,我们我们复合材料研发中心、应用中心,同时我们在中国上海也成立了复合材料研究的中心。电动车刚才提到,我们有一些电池管理系统,甚至我们因为有一些传统技术可以解决燃料电池周边的产品一些障碍,那我们未来也会涉足于燃料电池这么一个领域。
另外我们传统是汽车部件,未来结合到智能化、互联化这种趋势,我们还会开拓一些新的市场。这个包括我们实时监控,不仅仅是这个车辆的运行实时监控,也包括这个汽车跟排放相关的数据的监控。
目前为止我们在上海(安亭)有一个试点企业,我们大概有5台公交车,每15秒收集一些数据,包括发动机本身的数据,也包括发动机处理之后的数据,这数据为我们主机厂、为我们发动机公司,甚至包括我们一些科研机构提供非常好的详实研究基础。
还有我们ASDS,特别是应用在柴油机系统,这跟我们智能驾驶的ADAS会搞混。我们目前可以用在轻型柴油机,未来可以用在大马力发动机以及(奥不如)的车辆上。
这一块正好前一段我们中央电视台了解我们产品做一个专题介绍,通报ASDS在中国的应用,把氨储存在起来,加热后转含为气态氨释放出来。同时整个系统非常少,空间只有原来系统的2/3、1/3水平,更换特别简单,我们在去年昆山中国车展做一个测试,一个女士一只手就可以更换掉。
未来我们在公交车、大马力车继续使用我们系统。
车上生活方面,我们还要成为全面坐舱系统整合者,我们目前推出战略合作,也包括一些初创公司投资。这个星期公布了我们和采埃孚的一个合作。
我们在上海车展也给大家通报过,我们有一个PARROT公司,目前系统已经在中国的OEM使用上,我们有2000多名工程师参与到这个系统开发。
我们现在很清楚我们过去做什么,我们未来需要做什么。但是怎么去成功?今天很多嘉宾谈到,一个技术创新,还有一个人才的培养。我这里面举个简单的例子,佛吉亚绿动智行,我们没有真正意义上开发,只是适配,从2009年到现在可以开始全系统的开发、适配。从2014年开始,中国也作为全球创新之一,承担一些前沿技术开发,我们整个人员能力也在提升。现在我们可以说:我们中国的研发中心是全球主要研发力量。我们非常自豪,我们参与了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我们也做出我们应有贡献。
基于这么一个理念,我们在2014年时候,虽然市场有一些波动,我们依然决定在中国扩大我们技术中心,会在今年10月份投入使用,这个技术中心不仅仅是研发工作,项目管理工作,更多是创新实验室——会把对未来的思考,前期的一些前瞻技术的影响,通过我们研发中心在中国持续地开发,为我们客户提供一些服务。
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到,佛吉亚在中国20年的发展,确实是一个升级过程。从质量提升,到现在我们通过一些战略上的转型,适应未来技术、商业环境的变化,最终我们与汽车市场同步发展,非常高兴今天跟大家分享。
包括我们各个合作伙伴一起,像佛吉亚智享车上生活,创迎绿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