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本文转自中国汽车报
新闻事件如下:
5月2日,中国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郑煤机”)宣布已与博世达成约束性协议,以5.45亿欧元收购博世的起动机与发电机全球事业部(简称SG)。
5月3日,美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德尔福在英国宣布,全面分拆旗下的动力总成部门。未来公司将专注于电子电气业务,尤其是自动驾驶、智能技术及安全技术等领域。
那么,博世、德尔福这些零部件巨头们,真的像外界传言的那样,将要放弃传统动力总成业务吗?内燃机已经没有未来了吗?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大趋势,整个传统动力产业链就要变天了吗?
一篇文章引发的“发动机恐慌”
上述文章开篇就提到,“全球1亿套发动机和变速箱的产能,正处于尴尬位置,它们作为‘燃油车’的核心部件,正面临着逐步被淘汰的厄运。”随后,文章进一步强调“抛弃”———“然而原有动力系统的业务和员工事实上遭到了‘抛弃’。”
根据《中国汽车报》记者调查,这样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根据资料显示,历史悠久的德国著名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马勒(Mahle)于今年1月30日宣布,“已为旗下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Mahle Motorkomponenten GmbH)找到了买家。”据悉,买方Frauenthal是一家来自奥地利的汽车零部件集团,交易已递交反垄断机构审批,但双方暂未透露交易金额。
马勒管理层还曾发表观点称,“在全球汽车工业电动化浪潮不可逆转的情势下,发动机零部件已经不再属于集团‘未来战略’的重点范畴了,因此须尽快剥离这些传统业务。”
除了马勒方面,很多跨国零部件企业纷纷在减少对传统内燃机的投入,加大智能网联及电动化业务的比重。据查阅资料显示,德国采埃孚正在大幅减少传统纯机械制造岗位。大陆集团全球总裁Elmar Degenhart也曾透露,“鉴于传统内燃机零部件产品的附加值不断减少,我们要相应地逐步砍掉相关工作岗位,新增大量电动汽车业务相关职位。”
在5月2日,郑煤机与私募股权公司崇德投资共同发布公告称,拟收购SG控股的全部已发行股本,现金代价为5.4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1亿元),可根据购股协议所载的条款及条件作最终调整。公开消息称,博世出售的业务包括用于柴油和汽油系统的高效能发电机和起动机,以及经济环保的启停技术和混动系统业务(统称“传统电机”)。其后一日,德尔福也全面分拆旗下的动力总成部门,将其业务部独立,成立单独公司。
“出售”与“拆分”并非“抛弃”
事实上,事实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
“郑煤机收购博世SG业务,只是根据企业发展做出的决定,并非外界传言要放弃传统动力总成业务。”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内部人员明确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早在2015年中,博世就已经宣布研究起动机和发动机业务部门重组的战略方案,这包括寻找合作伙伴或者收购者。该内部人员还指出,“起动机”与“发电机”业务与传统动力总成业务完全是两个概念,博世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也不可能放弃燃油发动机业务。
据悉,博世已经对公司内部架构进行了调整,专门设立动力总成事业部。自2018年起,动力总成事业部将不仅包含公司在电动化交通领域的所有业务,还将包括目前的汽油系统和柴油系统业务。
无独有偶的是,德尔福的拆分业务事件也并非传统内燃机与新能源动力之争。据悉,德尔福此次拆分动力系统事业部总共包括汽油机管理系统、柴油机管理系统、电驱动、混合动力系统以及燃油处理系统等业务板块。也就是说,德尔福并非是单纯将传统内燃机部分拆分出来,而是把所有动力相关的业务全部独立出去,这其中还包括新能源的业务。
另有资料证明,德尔福的此次业务拆分是为了高增长与高利润。德尔福CEO 凯文·克拉克(Kevin Clark)强调,动力总成公司的业务能力一直在增长,并且将会持续到2025年,尽管它更集中在行业更传统的部分。“内燃机将会长期存在,到2025年内燃机车也会占到汽车销售的95%。动力总成领域在增强技术提升内燃机引擎上仍有很多机会。”克拉克说道。
“从传统动力转向新能源动力,从技术上来说也需要有过渡期,电动汽车不可能一下子大规模普及。”山东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整车应用部部长戴振坤告诉记者,2030年之前可能会全面转向电动化,但是目前电动汽车并没有绝对的优势,在大规模普及方面还有很大技术提升空间。
看来,此次传统动力与新能源之争的事件由头,并未如外界猜测的那般耸人听闻,更别说是成为发动机“丧钟”敲响之时。
把未来交给市场
当然,这次“发动机恐慌”,也给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危机感。
“现在国内已经开始有了危机感,包括内燃机协会及许多发动机配件企业,都在思考未来的发展问题。”全国商用车配件产销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颜立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动机生命还能维持多久?相关产业未来又该如何发展?逐渐成为了各方需要考虑的问题。
科技是加速发展的,电动汽车取代燃油汽车是否会迅速到来,也在行业中不断争论的话题。“看来这个天是要变的。到底会有多快?可能会比想象的要快。因为特斯拉的电动商用车都已经出来了。”颜立兴会长指出。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内燃机的地位走向式微,对下游产业链影响将会有多大,更多地是一种推测。在戴振坤看来,不管未来如何发展,汽车行业依然会是支柱性产业,对汽车传统动力产业的影响,则由市场牵动。“如果说市场确实需要,那么加油站依旧会存在,如果说每天就两辆车来加油,必然会砍掉一些,这个问题还是交给市场去主导。”
对此,颜立兴会长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市场还存在需求,整个传统产业就依旧会有发展,如果说市场没有需求了,那下游的产业必然就无法存活了。”他指出,纯电动汽车的充电桩和充电方式还不够完备,是否能更好地满足市场,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验证。
“对传统产业链的影响肯定是有的,但是旧产业的消亡,也必定会有新产业的形成。”戴振坤还强调,从企业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也将会多方准备。
“首先立足于传统业务的研发与技术储备,同时也在准备新能源动力方面的研发。”戴振坤还指出,不管未来汽车是否转向纯电化,技术流程与指导思想都是通用的。同时,在汽车由传统动力转向新能源动力的过程中,各方都将参与其中,并非马上转向混合动力、纯电动力技术,整个变化过程中将会循序渐进,这对行业并不会迅速带来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