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新浪汽车讯 2017(第八届)全球汽车论坛于6月7日-6月8日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本届论坛以“变革创新与转型升级”为主题,全球汽车业主要厂商,政策制定者、监管者、各个领域的代表、专家们共聚一堂,共同探讨汽车产业所面临的挑战,力图引发行业从整体战略上思考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握住产业发展的机会。以下为爱驰亿维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谷峰的讲话实录:
谷峰:谢谢主持人!确实越到后面越难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不知道我们的沈海寅同志到底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我也非常赞同我们前面几位嘉宾所讲的一些观点,所以说也非常感谢有这样的时间让我再重新思考一下。
我是怎么想的,刚才大家讲的趋势确定性,国家的战略等等这一块我都是高度赞同的,我想也是我们在座的,不管在台上的,还是在台下的,都是大家的共识。
有几点我想趁这个机会跟大家做一个交流。不管大家刚才讲叫新势力造车,还是新兴造车,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一致的共识。我们大家不是竞争对手,这很关键,因为我们知道,新能源汽车,或者叫新能源智能汽车这个行业是刚刚开始。全球汽车产业,大概一年产量可能8000多万,中国现在去年2800多万,全球如果按照新能源汽车产业来算的话,就是纯电加插电,当然还有一些燃料电池,但是这个比例非常非常小,可能去年也就是100万辆,100万跟8000万比真的是九牛一毛,所以这个市场空间还是非常大。
所以反过来说我们跟传统车企的关系,实际上我们也不应该当做一个竞争对手来看待。因为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讲,实际上大家面临的问题是同样的。我们的供应链应该说还很不完善,我们很多成本还非常高,我们很多一些方面,基础设施方面,充电各个方面还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际上我们面临的是同样的问题。下一步可能大家更多地要考虑,不管是新兴的造车企业,包括我们跟传统的汽车企业,如何来一起把我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战略,真正把它落到实处,真正把我们这个产业链能够建起来。这一点我觉得可能从这样一个战略高度来看待,最终能够给我们消费者提供一个非常满意的产品,这是一个基本的出发点。
虽然我们把我们新兴的这些新能源汽车公司跟传统的燃油汽车公司当做一个竞争对手,但是实际上燃油汽车公司他们也在做新能源汽车。如果说我们跟它有一点区别的话,他们因为有燃油的这一块,他们有一块既有的基地,所以他们在推动这个产业发展方面,他们可能是有所保留,因为毕竟这块挣钱,有所保留。那我们怎么办呢?实际上我们是背水一战,我们是破釜沉舟,因为我们没有选择。所以在这一块,可能我们跟它有差异。
就像刚才曹总讲到的,混合动力为什么会存在,因为传统燃油企业希望把这个过度时间拉长一点,但是我们很着急,所以说我们想把这个过程能拉得更快,这一点是我们跟他们的很大区别。但是这个趋势大家都要认识大,包括我们传统的车企,如果人事部到这样一个大的趋势,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你自己不去努力前行的话,可能再过五年,再过十年,被淘汰的这些车企主要的还是传统车企。像我们这些新型的车企,因为这个市场足够大,从创业风投角度来讲概率是很低的,但是我们的概率不会这么低。一般来讲,风险投资,因为我跟资本市场接触比较多,尤其是早期的风险投资,一般有个10%的成功概率,或者最多15%已经是很不错,很不错了。但是新型的造车势力里面,我认为达到30%甚至50%的概率都很高,因为这个市场摆在这个地方,需要大家一起去努力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好,谢谢大家!
钟师:我现在再提第二个问题,目前大家对新创的电动车企业,也不怀疑他们会造出一个设计感很强,颜值很高,或者性能很强的电动车厂。但是潜在的消费者或者社会上对这种新企业的新车型,将来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到底怎么样心中也没底,所以传统车企也是积累了上百年长期耕耘的经验和产品数据库的积累。所以在产品制造和品质管理上,我觉得新创企业到底多大程度上能够缩小?
钟师:谢谢陆总!可以看出不管是新创企业还是传统企业,都是围绕着消费者的要求来做,大家也不会掉以轻心,所以这个问题大家可以放心。我们等2018年的时候就可以见证这些产品,让消费者体验过一两年以后,我觉得大家对这个问题都可以有很好的发言权。
这个问题我先打住一下,第三个问题我就想这样,因为这些年新创的电动企业把新创互联结合到一块儿,但实际上传统车企和新创电动车企都在热烈拥抱智能互联这一块,因为这个跟电动驱动方式是没有关系的。所以在这个情况下,我们这些新创的电动车企在未来,同样在运用智能互联的技术上,这个方面将来在应用方面是不是和传统车企同样在应用智能互联方面形成一些什么差异或者不一样的东西?仅仅是我们的电驱动跟传统车企不一样,其他方面是不是也有一些差距?谢谢!比如说像特斯拉将来比较炫耀的OTA,同样在智能化,可能电动车企在智能化方面略胜传统车一筹。其他嘉宾对这个问题?
钟师:谢谢!实际上汽车行业和消费者是比较期待这一轮新创的电动车企不但能造出优秀的产品,更期待新创企业能够运用更新的IT、云计算等手段开辟全新的用户体验,让蔚来的电动车用户获得前所未有的消费体验和心理体验。
钟师:你看中国所有二级以上的城市,高峰期全部堵得一塌糊涂,交通是很麻烦的事情。所以未来越来越多的客户可能厌恶开车这件事,但是喜欢移动,A点到B点移动,但是他对开车本身就没兴趣,更希望用微信聊天。对这些问题你们有什么想法?
谷峰:实际上讲到客户的体验之类,我觉得最关键的是如何落地,大家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对消费者的理解,因为你的产品最终是要给消费者使用。包括我们的新能源汽车,我觉得现在大家有一个误区,包括我们消费者,包括我们自身,都使劲把这个里程往高处挪,你300公里我400,你400我500,你500我甚至到1000,但消费者真的需要这个东西吗?我们在座的人想一想,我们每天开车到底能开多少公里?当然我们偶尔开车会开很多公里,一天开车一般开100公里就够了,但是你天天背着开500公里的电池满大街跑,这个也不环保,成本也不好。所以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消费者真正的需求层次上去解决他们在用车层面的一些问题,是我们需要真正落地,需要考虑的。
我们一直在研究消费者真正的痛点如何来解决?而不要去做那些很多“锦上添花”的事。比如车内语音控制,大家都说车内语音控制,但真正现在在车内,真正把语音控制能够做好的又有谁呢?所以我们在这块的定位是说,我们如何用更加成熟的技术,更加好的性价比来切实解决我们最终消费者的需求,我觉得这是大家需要好好考虑的一个问题,而不是为了追求,比如大家搞自动驾驶,现在一讲就讲到L4、L5了,自动驾驶是分级的嘛,L4、L5在目前状态下真的能够落地吗?消费者真的需要给你L4、L5吗,或者说我们的环境,我们的法规真正实现了这些问题吗?但是作为研究的方向必须要去研究,但是如果从消费者,从市场的角度来讲,我们要解决消费者切切实实的痛点,这才是能够给我们消费者带来价值增值最好的地方。
钟师:对,谷峰先生刚才说得很好。我倒是认为所有新创车企,在将来诠释自己的产品和它的消费特点的时候,也不要光迁就消费者,因为消费者有一个里程焦虑,我觉得这个东西在将来在宣传的时候,大家要替消费者着想,要引导消费者到一个理性的层面,而不是片面夸大,因为消费者有的对汽车本身的问题不了解,可能心中有几个阴影,为了抹掉这个阴影,你用更大的阴影去覆盖它,我觉得非常不好。
还剩一分钟,我大概总结一下。咱们中国的这些新创电动车企,一个是要和传统车企比速度,比效率。他们觉得那个时间窗口留给我们茁壮成长的非常有限,如果大象或者是一个睡兔它要苏醒起来追赶的话,可能对初创企业会有压缩。所以也希望咱们社会多支持他们,多给他们加油鼓劲,使得中国的消费者,乃至全球的消费者能够看到从东方出来的新进的,很有斗志的,很多好的产品能够从中国输向全世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