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本文转载自:道哥说车
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头的一段所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网约车行业当下或面临一场变革。国内第一大出行平台“滴滴”自创业以来,6年间亏损超400亿元,在2018年亏损更是达到了109亿元。就在巨头摇摇欲坠之时,“哈啰单车”改名“哈啰出行”后,“嘀嗒”、“曹操”、“AA”纷纷更名为出行平台。与此同时,一汽、东风、长安、首汽、吉利、奔驰等传统车企的入局也使得共享出行服务这块大蛋糕被叮成了马蜂窝,此前独享蛋糕的滴滴是否还能继续独大?
成立于2012年的“滴滴“”作为历经7次融资总金额超2000亿的网约车独角兽,在接连吃掉快的,吞并优步(中国)后,一度在网约车领域所向披靡,视线之内找不到一个对手。
2017 年底,“滴滴”定下了 2018 年 “ 整体微盈利 ” 的小目标。事与愿违,进入2018年之后,一直高歌猛进的“滴滴”,几次遭遇了顺风车安全问题,几乎是被全民讨伐。在道歉、整改无果后,“滴滴”索性将其下线,这让滴滴的口碑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最终在2018年年底交出了一份亏损达109亿元的成绩单,创业至今七年的“滴滴”,合计亏损已超400亿元。
随着“滴滴”霸主地位的动摇给了竞争对手可趁之机,其他平台纷纷暗中发力。
美团作为一个主营吃喝玩乐一站式生活服务场景的企业,转型做出行业务的优势非常明显。无论是对“滴滴”丧失信任的乘客,还是对频频抱怨“滴滴”抽成过高的车主,美团打车的出现无疑是恰逢其时,随即带走了一大波的滴滴流量。
无独有偶,面对“有机可乘”的出行市场,许多网租车平台也纷纷改名,入局网约车。有趣的是,更名为“出行”平台的先例也是自“滴滴”开始的。
2018年1月,嘀嗒拼车对外宣布完成品牌升级,由“嘀嗒拼车”升级为“嘀嗒出行”,从一个专注顺路拼车的出行平台,升级为一个出租车、顺风车兼具的移动出行平台;同年9月,哈啰单车宣布公司更名为“哈啰出行”,目前业务已涵盖单车、顺风车、出租车、专车、共享汽车等;2019年2月,曹操专车品牌和服务也全面升级为“曹操出行”。3月7日,AA租车平台更名“AA出行”,聚焦出行业务。
道哥说车分析,一些更名企业业务量虽然还没有达到“出行”平台的体量,出行领域“滴滴”一家独大的局面暂时难以被这些平台所代替,但积极的体现出企业对未来的展望,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反映出产品本质,另一方面也是利用原有用户流量发展新的出行业务。
如果说网约车平台改名、转型出行平台是对“滴滴”的觊觎,那么传统车企的入局则是对“滴滴”造成了实质性的威胁。
2018年10月,戴姆勒与吉利宣布组建合资公司,提供高端专车出行服务。同年11月,上汽集团推出中高端网约车平台“享道出行”。宝马中国更是先人一步将服务落地。2018年12月14日,宝马网约车业务在成都上线,第一批共上线200辆配备专职司机的宝马5系商务轿车。
2019年1月9日,江淮汽车宣布,江淮汽车旗下移动出行品牌“和行约车”正式上线,江淮汽车正式进军网约车行业,并计划2019年内投放1万辆新能源车。
除此之外,首汽集团早在2015年就成立了首汽约车,主打中高端市场。去年8月,长城汽车集团也推出共享出行品牌“欧拉出行”,开展长短租、分时租赁和网约车业务。
3月22日,长安汽车、中国一汽、东风汽车三大央企联合腾讯、阿里、苏宁等多方知名企业,在南京正式签订合资协议,共同成立T3出行公司。
据道哥说车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一汽、首汽、上汽、长安、东风、奔驰、宝马、江淮、吉利、长城、江淮、众泰等车企都已剑指网约车市场。
传统车企入局网约车,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但也有专业人士认为,传统车企在共享出行服务方面,产品思维仍难改变。据悉,目前大部分传统车企所染指的出行服务都处于中高端服务,平台费用太高,无法被大众所消费,仅适合商务出行。
同时也有业内人士称,无论是网络平台还是传统车企,网约车的自营车辆属于重资产重运营,在中国车市普遍低迷的当下,2018年以来中国车市持续低迷,销量下滑严重、库存压力的增加也是迫使车企进入网约车市场的一大因素,旨在尽量消化库存、利用资源。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随着网约车的普及,以及服务安全质量的提升,共享出行服务的产业链已经形成,并在不断完善。如今大批量的企业入局网约车,势头堪比此前的“造车热”,这对于在前期辛苦铺垫才成为行业龙头的“滴滴”或是关乎命运的挑战,但市场的竞争最终获益的还是消费者,诚如开篇所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