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文章来源:autocarweekly 文|李一帆
如果没有亲身经历,你不会想象到现在想买一辆众泰汽车,究竟有多难。
昨天,我循着众泰汽车官网,拨打了显示位于上海的8个经销商电话。
其中:
上海骞爵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拒绝得很干脆,接起电话直接告诉我,“我们月底关门,现在不卖车了”;
上海锡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态度爱搭不理,一句您好也没有,上来“反正没有国六车型哈,想买可以上老家牌子,其它没办法”,挂掉后再回拨想问下是否也有关店计划,然而再也没人接听;
上海风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小哥哥很温柔,可惜这里不卖车,“我们只做维修售后噢”;
上海财通坤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直接一句“我们这儿是大众,不是众泰!”然后粗暴挂断;
上海辉天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您拨打的电话已停机”;
上海德速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始终无人接听;
上海唐坤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两个电话全部“您拨打的电话是空号”。
想必众泰汽车的官网已是很久没有更新。
随即我立刻联系此前在活动上相识的广州众泰经销商,他告诉我自己此前所在的店铺也早已无车可卖、濒临倒闭,所以自己在今年6月转去了捷途,“现在众泰广州行情也不行,你给广州4S店挨个电话问一遍的话,结果估计和上海也差不多。”
随后我又向5月曾在某知名论坛吐槽众泰欠薪的员工询问,现在有没有薪资补发下来,他回复我:没有。
如此看来,从4月开始就不断发酵的众泰停产、欠薪、闭店风波,现在似乎仍然在继续。
这和我预想的电话结果并不大一样,因为众泰刚刚拿到30亿元。
根据众泰员工提供的一份内部文件:
8月21日上午9:00,2019年众泰汽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众志成城、众泰启航”生产经营会议在永康总部顺利召开。永康市吕群勇副市长及市政府、市纪委、市公安局、市法院、市检察院、经济开发区等各级政府领导;浙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永康农商银行相关领导以及众泰汽车公司领导、职能部门和二级单位相关负责人共46人参会。
根据省、市、县三级政府关于众泰汽车纾困帮扶的指示精神,基于对众泰汽车未来发展的信心,在政府、各银行、众泰汽车的不懈努力下,由浙商银行牵头,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以及永康农商银行将共同向众泰汽车发放30亿元资金贷款。
希望众泰汽车管理团队和员工能够增强信心、坚定信念,在银团贷款资金管理小组的指导下,尽快实现由复产到复兴,严格按复产计划分阶段实现复产,并按计划进行资金使用审核。
友媒“予墨Auto”此前也有报道,据消息人士称,资金到位之后,6亿元将用于解决财务问题,包括供应商欠款、员工工资等,5~6亿元用于新产品开发,15亿元用于恢复生产。除此30亿元贷款外,金华国资委也计划投资15~20亿元入股众泰。
当然,很可能也是由于资金数额巨大,至今仍在入账。但无论如何,事情已经过去一月有余,看着几乎并无起色的众泰,我们难免心生疑问:为什么浙江省会把这“纾困帮扶”的30亿元,给了众泰?
我们问了众泰相关领导个中缘由有何说法以及贷款是否已到账,但截至本文发稿,对方仍然没有答复。
纾困帮扶,是国家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为了帮扶优质民企,联合银行、券商、保险公司等机构,为处于困难之中的优质国企提供纾困资金的一系列政策行为,方式主要包括国资协议受让上市公司股份、国资入股或重组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融资借款、授信担保、债权债务重组等等。
所以从去年开始,你几乎能在各大新闻网站上时常看到有关各地“纾困帮扶”的信息。
而众泰的此次“纾困帮扶”,或许也和2019年4月,浙江省为企业纾困建立的联合会商帮扶机制有关。
这项机制的大意就是,浙江省对全省授信10亿元以上的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然后建立了510家大型企业清单,接着授信银行联合会诊、统一行动,将企业分为“扶强”“帮困”“出清”3类,精准分类对症下药。
按照浙江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的说法,“这510家企业共涉及贷款1.14万亿元,约占浙江辖内企业贷款比重的四分之一。大企业是本省经济的重要支柱,稳住这批企业,浙江经济的稳定发展就有了保障。”
从道义层面来讲,这和普遍崇尚团结、善于互帮互助的浙商精神其实是非常很契合的。
但中国有句俗语:救急不救穷,帮困不帮懒。言下之意,可以充当雪中送炭的角色,但倘若没到“雪”的程度就去救穷帮懒,只会让其人更加依赖你,而不会去根本解决问题。更何况,这次“帮扶”的主角,还是政府。
那么问题来了,浙江省对众泰汽车的这30亿元“纾困帮扶”,到底是救的急,还是救的穷呢?
8月,众泰汽车发布了2019年半年度财报,其中上半年完成销售收入50.4亿元,同比下降50.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2.90亿元,同比下降195.37%。
前1~8月,众泰汽车销量12.5万辆,同比下降32.4%。
所以穷,是众泰身上毋庸置疑的事实。
可先生到底急不急呢?
至少从众泰目前的企业行为来看,我们看不到着急忙慌的迹象。
比如,至今为止,众泰的国六车型仍然迟迟没有到位。
今年7月1日国六排放标准实施之后,众泰汽车由于技术储备不足,尚未上线国六发动机,所以一直没有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的新车下线,但如果说当时和众泰处境相似的车企还不在少数,那么现在几近3个月过去,仍旧没有国六车型的车企所剩已寥寥无几。
连销量不足众泰1/6的海马汽车都已有国六车型在售,众泰如此庞大的产品体量却迟迟无车上市,这无异于自断后路。
再比如,众泰新能源的产品进展也近乎停滞。
其实众泰原本是最早进军新能源领域的车企,早在2008年11月,众泰纯电动汽车就拿下了国家首个产销许可,而且仅仅用时不到半年,挂着中国纯电动乘用车“第一牌”的“浙A•2279H”——众泰2008EV就正式上路行驶,标志着众泰成为了第一个市场化运营电动汽车的企业。
然而现在的众泰新能源,并没有展现出一个先行者的姿态。
近两年来,众泰新能源的销量增速不但远低于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整体增幅,而且始终没能拿出令人信服的产品和走量车型,只靠着A0、A00级小车支撑,亮眼的新车计划也迟迟没有上线,只有一个目前公布了A16代号的新车被传年底开售。
2018年5月,众泰新能源整车业务被众泰整体划入了众泰福特新合资公司之下,但事实上众泰福特的项目也没有丝毫进度。
这个原本计划在今年9月投产首款新车的所谓合资公司,直到9月即将过去仍无声响,甚至就连这家公司“众泰福特汽车有限公司(筹)”的名字,截至目前都未通过发改委的正式审批。
据《经济观察报》此前的报道,“目前众泰和福特的合作,就只有众泰方面的工程师在做,福特方面没人管了,合资的研究院已经基本成为了摆设。”
我们能看到目前仍会以“众泰福特”员工身份对外活动的角色,基本全部出自众泰。
而且,8月4日和9月14日众泰新能源接连发生的两起汽车自燃,直到现在众泰都没有给出相关回应。
就连过去几个月里一直沸沸扬扬的欠薪,面对媒体采访时的众泰汽车都直接表示:“没这回事。”
我们看不到众泰“着急”的体位在哪里。
非要说的话,众泰的很大一部分精力倒是放在了汉龙汽车身上。
在此前的媒体报道中,有众泰内部人士透露,“总部正在调集人马去湖北大冶进行新车型的研发,此批众泰汽车的市场销售情况将直接决定众泰的未来。”
这里所说的新车型,是汉龙旷世。(图片可自行搜索)
或者说,是换了名字的众泰T900。
众泰T900曾在两年前曝光过,其最大的产品特点,就是外观神似路虎揽胜 (配置|询价)。没想到此后消息全无,再次相见,已化身汉龙旷世。
这是汉龙汽车的首款量产车型。
而汉龙汽车何许人也?
其实,这是众泰汽车在2016年1月成立的大冶分公司,同时又名“湖北大冶汉龙汽车”。2017年7月1日,汉龙汽车总装车间下线的第一款车型,就是众泰T700。也就是说,在汉龙汽车以自己的品牌“独立”走向市场之前,这里不过是众泰的之一工厂。
随着众泰品牌日渐式微,铁牛集团开始谋划将汉龙作为独立品牌,类似君马汽车,另起炉灶出街。
没想到8月底,汉龙首款汽车曝光,这款命名为旷世、定位大型SUV的新车,竟然只是小改版的众泰T900,以及大改版的“路虎揽胜”。
而与此同时,汉龙汽车的销售网络已经在有条不紊地铺开。依据汉龙汽车向媒体提供的官方通稿,未来汉龙汽车将“采用全面下沉和线上销售的战略,销售重点放在3、4、5线城市,以中心仓储店及县乡级销售网点搭建扁平化销售和管理体制”。
显然,定位偏向低端市场的汉龙汽车,其首款产品旷世和此前众泰T600、SR9、大迈X7等产品的行销策略如出一辙,目的仍是想用众泰曾经最擅长的方式,复制众泰当年的“成功”。
只是他们不知道,现在的消费者或许已经不吃这一套了。
但无论如何,面对众泰汽车对外宣讲是为未来规划的种种“大饼”,政府很可能忍不住买账。
因为在浙江省政府眼里,众泰汽车是个颇具创新精神的企业。
2019年1月,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发布了“2018年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名单”,在15家入选企业里,众泰汽车赫然在列。
这已经是浙江省连续第二年评选“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其评选标准是:创新能力强、引领作用大、研发水平高、发展潜力好的骨干高新技术企业。针对这些企业,浙江省会加大在各方面对其支持的力度。(或许这也是众泰汽车进入“纾困帮扶”名单的原因)
众泰汽车是两年来第一家获评的汽车企业,而浙江省乃至全国的龙头自主品牌吉利汽车,连续两年榜上无名。
从个人角度而言,对于这样一家连国六车型都迟迟上市不了的企业,我首先保持对其创新能力的存疑态度。
其次,这样的名号也和公众心中一贯的众泰“山寨”品牌形象大相径庭。
再次,我们日常所理解的创新,怎么着也该是譬如特斯拉的极简风设计和智能系统、沃尔沃的水晶档把、宝马的超级无线充电、吉利的家居万物互联、荣威的人脸识别等等,再不济拜腾的超大中控屏、奔驰啊劳斯莱斯啊的镶黄金内饰也能算其一吧,然而众泰近两年的产品里,却似乎并没什么有类似开创度的设计与功能。
所以,即便仅以同在浙江省的汽车企业为例,比如吉利汽车、比如工厂位于温州的威马汽车,众泰汽车的创新能力比之他们,又究竟如何呢?
以防对众泰最新技术进展确实不够了解,我们还首先咨询了众泰内部领导关于近期产品的创新之处,然而同样没有得到答复。
不过,在去年底汽车评价研究院主办的“2018年中国汽车企业创新大会”上,众泰汽车荣获了“中国汽车(乘用车)企业创新排行榜之自主企业10强”,这和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公布名单的时间大同小异。
彼时,众泰汽车主张的自我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其一,动力技术创新。
众泰当时提出的创新依据,是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动力总成达到了主流合资水准”。
其重点强调的是2.0T GDI发动机,这款众泰汽车历时3年打造的缸内直喷发动机,最大功率150 kW,峰值扭矩360Nm,众泰认为“综合性能已达到主流合资水平”。
同时还有与之匹配的七速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箱eDCT350,最大扭矩350NM,变速箱传动效率高达90%,在轻量化与节油等方面表现优异。
其二,轻量化技术创新。
众泰表示自己实现了多项核心技术突破。
比如,大量热成型钢的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发以及座椅轻量化,其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实现了整体车身减重59kg,总减重比达52%。
其三,智能技术创新。
显而易见这里指的是汽车“新四化”方面,众泰宣布已经开始全面布局新一代电子架构、5G车联网、ADAS和车内人机交互、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领域,同时未来的规划的量产车上将会实现L2.5级自动驾驶。
但在这三个方面,吉利与威马的表现同样不容小觑。
比如吉利的动力总成义乌基地一直被人称为“微米工厂”,就是因为该基地制造精度可以达到微米级(一根头发丝直径约为40~50微米)。很多工厂车间里,都只设有调试设备参数的几个人,其余全部采用自动化生产设备。
在这座工厂里下线的吉利的2.0T发动机,最大功率178kW,峰值扭矩350Nm,仅从数字来看远远超过众泰。
与之匹配的湿式双离合7DCT变速箱,可以达到35万公里的设计寿命,最大传输效率达到了97%,并且拥有自主研发的软件单元,完全杜绝了购买软件使用的局限性。吉利基于此款变速箱研发的混动变速箱7DCTH,数字表现还要更好,不再赘述。
比如吉利的轻量化团队早在2013年就开始组建,现在已经是个成熟的专业团队。
他们对于高刚薄壁技术应用、铝合金材料应用、高强度钢应用、以塑代钢应用、热成型等工艺应用、轻质材料应用等等轻量化技术,都有着清晰的量化路线和目标规划。以吉利的BMA平台为例,现在该平台上产品的减重基本都在80kg上下,比众泰表现更好,而且年轻量化率仍能做到1.8%。
而威马在电池包架构轻量化上则颇有建树,他们没有采用更轻的铝(因为认为铝的热熔和抗热性能不如钢),而是把高强度钢设计成球笼状,实现用最少的钢达到更强的结构。威马给出的一组轻量化数据是,比平均水平重量减少17%,能量密度提升4%。
再比如“新四化”方面,更是大多中国品牌的看家本领。
吉利早已在博瑞GE、缤瑞、嘉际等很多车型身上实现了L2级自动驾驶。同时在5G技术方面,吉利和百度、高通、高新兴等企业都有合作,其搭载5G和支持C-V2X技术的汽车,已经确认2021年问世。
搭载智行2.0的威马EX5同样早已实现了L2级自动驾驶。而且,在5G、V2X通信技术方面,威马也和中移物联网、联想等企业正在合作中。
可以说,尽管众泰在“新四化”方面确有努力,但其至今尚未有搭载L2级自动驾驶的车型问世,与高新企业间合作也寥寥无几,整体进度与吉利、威马相比,路径依然不够清晰。
所以整体来看,仅同省内车企相比,众泰并没有什么完全值得称道、可以秒杀竞品的创新之处。其“省创新型领军企业”的名号,所言略虚。
尽管上半年众泰的研发投入从账面数字来看的确有大幅提升,但4.21亿元的投入与第一梯队车企相比,仍然小巫见大巫,而且按理来说,其中相当一部分应当都用于了国六车型的研发。
9月11日,众泰汽车在公众号发文,宣布开启2020年度的校园招聘,我们难以想象,这样一家此刻仍处于拖款欠薪漩涡、需要靠纾困帮扶度日的企业,竟然能够大手笔地招聘120位应届生入职。
纾困帮扶,还是那句话,救急不救穷,帮困不帮懒。
很多时候,一家企业发展遇到困境,并非一味只是时势没有造英雄,而是归根结底经营战略本身就有问题,或是盲目铺摊子,或是“投机倒把”,或是对行业与产品本就没有敬畏。
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它们,在自己做大做强时就说自己是好公司、好企业家,而一旦难以为继,就不想担责而是伸手要援助。
当然,众泰汽车或许的确有值得帮扶之处。但即便如此,是不是在接受纾困帮扶资金援助的同时,其也应该承担相应的义务,比如,大股东公开承诺几年之内不减持,上市公司公开未来偿还纾困资金的计划,公司高管集体降薪或不加薪等等。
否则,现在的纾困帮扶,我们完全不知道政府选择纾困对象的标准、流程是什么,未来也就很难判断帮扶的结果究竟如何。而企业很可能只会因此坐收渔利,并不会真正开始背水一战的反击。
这样不论对于外界舆论还是企业鞭策,都是弊大于利。
倘若众泰恰恰如此,浙江省这笔30亿反倒不如给随时可能缺钱的创业公司威马,让威马还掉吉利起诉索赔的21亿元,然后轻装上阵专心发力新能源,成为新势力中的佼佼者,这21亿元还能回到吉利手里,留给浙江GDP,何乐而不为?
玩笑归玩笑。既然现在30亿元已经要给到众泰手里,而众泰在自主品牌中委实不属末流,至少体量算得上二线品牌,那么倘若真的能用这30亿元还清债款、踏实研发,众泰翻身其实仍然一切皆有可能。
只是顺便友情提醒一点,倘若30亿有钱到账,就趁早请位程序员,赶紧把官网经销商名单更新一下吧。别再让消费者白跑一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