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图片来源:壹图网)
经济观察报 王国信/文 近期和不少车企高层交流的时候,他们在谈及未来的市场预期时候,都对下半年市场抱以厚望。大致的观点是,下半年一定不会比上半年更惨。但更多的车企高层会补上一句,车市已经这么惨淡了,希望国家出台一些真正有效的刺激政策。
真正有效的刺激政策是什么呢?此前已经实施过的车市刺激政策中,主要有三种是行之有效的:其一、购置税减免,免除10%的购置税;第二、汽车下乡、给农村户口人群购车补贴;第三、节能补贴。总的来说就是一个字,钱。如果财政愿意掏钱来补贴汽车消费者,对整个汽车市场的刺激会非常明显。这在前两次的政策刺激中已经表现得很明显。
但今年不是没有支持政策,今年国家对汽车行业的支持表现在“减负”和“破除消费阻碍”上。从今年4月1日起,增值税税率下调政策正式实施,制造业等行业16%的税率将下降为13%,下降了三个百分点。而在2018年,汽车业还享受了一次增值税税率下降1%的政策照顾。另外,今年1月还出台了国内“稳消费”的专项政策。在这个由财政部等十个部门联合出台的政策中,汽车被列在首位。
其中,所涉及的汽车“稳消费”方案包括6条,具体是:1、推进老旧汽车报废更新;2、继续推出新能源汽车补助和鼓励政策;3、促进农村汽车更新换代(即汽车下乡);4、稳步推进放宽皮卡车进城限制范围;5、加快繁荣二手车市场;6、进一步优化地方政府机动车管理措施。汽车是当天发布的稳消费政策中,类目最多,最为详细的产业。
而在6月6日,国家发改委一则关于稳消费的新政令诸多大城市的人们兴奋。这则新政策针对汽车和家电等行业,比如新能源汽车不再限行限制购买,而已经限制购买的地方要取消。而在燃油车方面,也有所松动。从4月到6月,政策今年的关键词是“打破阻碍”而不是“砸钱”。可以看出的政策的制定者是想培育一个健康稳定的内需,而不是短期的繁荣。
很显然,这与之前的思维不一样,而导致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中国经济结构的原型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从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思路来看,对汽车消费的促进也很难再采用之前的“补贴”式刺激政策来带动消费。现在的逻辑是,要使得消费产生原生动力最关键的是破除阻碍消费生长的因素,我们认为这也将是未来政策的基本出发点。而从国际上来看,补贴这一形式也给中国在贸易上带来了不必要的指责,再采用会十分谨慎。
一个经济学家去年说,中国可能要思考可能要经历一个3到5年苦日子的阶段。苦日子,当然不是指过去那样的苦日子,而是现行条件下的苦日子。这个苦日子,不只是普通百姓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企业更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在汽车产业中,现在不少的企业似乎并不相信政府会让这种“苦日子”继续下去——毕竟中国汽车负增长已经13个月了。
在当前这样的复杂形势和各种不确定因素面前,中国经济正在进行艰难的转型,进行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简单来说就是“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减少或关闭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减少大量资金的流入),去库存(去除房地产的库存,为新产能提供空间),去杠杆(降低金融风险,压缩金融泡沫),降成本(提高效率),补短板(短板就是高科技行业及中小型创新型企业)。
在产能过剩,僵尸企业横行的情况下,中国汽车产业是改革的重点行业,在这种背景下,任何刺激都无益于改革,无益于消费升级和制造升级。而对于企业来说,破除幻想是真正面临过苦日子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