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关于人类首张黑洞照片,想必这两天大家已看过太多版本,有“天文爱好者”版,有“甜甜圈”版,有“蜂窝煤”版,有“索伦之眼”版,有“汽车尾灯”版……不论哪个版本,它都是一张貌似对焦失败的照片,照片中黑洞的核心区域存在一个阴影,周围环绕一个新月状光环。
这次公布的黑洞照片提供了黑洞存在的直接“视觉”证据,也再一次证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在极端条件下仍然成立,同时还为天文学家进一步研究黑洞吸积物质的具体机制提供了可能。网友戏称,这个“甜甜圈”版黑洞,是爱因斯坦留下的“彩蛋”。
照片上的黑洞,略显“萌态”。但实际上,它是只不折不扣的怪兽,在宇宙中游走并吞噬着一切,当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科学家们历经10年,采用我等屁民难以理解的技术将其拍下,仅“冲洗”便耗时2年的黑洞照片一问世,其威力才“接地气”的让地球人颤抖。
一. 一张黑洞照片引发现象级关注热潮
微博成为舆论主阵地
媒体自4月10日晚9时将该成果全球直播公布后,没想到,网友对于如此深奥的天文学研究项目竟然抱有如此巨大的热情,不仅展开了热烈讨论,甚至引发了一轮现象级关注热潮。根据清博舆情系统显示,截至4月11日18点,关于“黑洞”的信息量高达27.73万+。从传播走势图可看出,新闻一经播出,热度首先在微博引爆,经过一夜发酵后,信息量高峰出现在4月11日,微博仍旧是信息量最高的平台。
此外,通过以“人类首张黑洞照片”、“黑洞照片”为关键词监测也可以发现微博是网友讨论“黑洞照片”的主阵地,信息量占据半壁江山。
@人民日报 、@中新网 、@凤凰新闻 、@澎湃新闻 等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央视新闻 对发布会进行了全程直播。据不完全统计,由“黑洞照”形成的#人类首张黑洞照片#、#世界第一张黑洞照片#、#可惜霍金先生没看到#、#黑洞ps大赛#、#假如黑洞上有四个字#等相关微博话题共40余个,阅读总量达到18.1亿,讨论总量达317.7万。
词云图可看出全民天文热
从“黑洞照片”的关键词云可看出,除“黑洞”、“首张”、“照片”、“全球”等核心关键词外,“广义相对论”、“室女座”、“天文”、“引力”也成为了核心高频词,这反映了人类对宇宙的好奇,以及对于科学、天体物理的兴趣。
有网友说,“作为第一批看到黑洞的人类,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有人则说,“谁能给我解释一下什么是黑洞,在线等,挺急的。”有人向爱因斯坦、霍金、所有科学家致敬。也有“调侃派”说照片拍糊了,建议用P30 Pro。于是华为在这波舆论浪潮中躺赢。
二、全民PS大赛成为
迎接黑洞照片的狂欢仪式
在全民社交的大环境下,判断一件事情是否爆款,往往通过它是否带动了全民狂欢来衡量,在微博舆论场,全民PS大赛成为迎接首张黑洞照片的狂欢仪式。
黑洞是甜甜圈本圈?
还是面窝、葱油饼、穿眼粑粑、咸蛋黄……
好吧,吃货的世界看什么都像好吃的
毕竟鸳鸯火锅都出来了
可是对着它许愿是怎么肥事
不怕自己的愿望都被吸走吗?
世界起源于黑洞,
黑洞起源于蜂窝煤?
想看最清晰的黑洞照片吗?
蜂窝煤炉口等你
科学家能看到5500万光年之外的黑洞
却还是看不到你钱包里的钱去哪了
也有人把自己的猫抱来蹭热度:
如果你的猫足够黑,也能在床上形成一个黑洞
三、你以为结束了,但并没有,
黑洞还波及了更广的领域
事实上,过去的24小时内,借势黑洞照片做文章的自媒体和企业不计其数,好像不跟黑洞沾点边便不算浩瀚宇宙的沧海一粟。虽然这种一窝蜂的借势很常见,但黑洞的威力就是不一样,这直接引发了黑洞的又一个关注峰值——版权之争。
版权之争围绕视觉中国网站出现了这张照片,并注明此图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致电或咨询客户代表。但发布者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官网则显示,只要标注来源,全世界都可以用。
从10日12时至11日9时,关于黑洞版权问题的全网信息量达到22.1万条,10日16时—23时始终保持在传播高位,主要的信息来源于微博,信息量超过了20万条,客户端、网站、报刊、境外中文媒体的媒体报道量达到1.2万条。
四、借势黑洞究竟能掀起多大的水花?
刚才也提到了,在黑洞照片发布后的很短时间内,无数企业蜂拥而至,争相借势。从营销的角度来看,借势热点无疑是最省力的营销手段之一,尤其像黑洞这种一波三折、高峰迭起的爆款事件。
但事情都有两面性,虽然借势热点可以带来不菲的关注值,但也正因如此,信息量过大,如果借势不巧妙,文案不走心,反而掀不起多少水花。
在诸多车企借势黑洞事件的过程中,小编自认为保时捷最为突出,这源于保时捷的前车灯与黑洞的形状不谋而合,有理有据,避免尬蹭。此外,我们也整理了一些其他车企借势黑洞事件的海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仅供大家欣赏点评。
@保时捷:一言不发,用图说话
@哈弗SUV:那些强大的存在,终会吸引一切光芒
@比亚迪:黑洞盗走的光,我们努力追回
同样是@比亚迪:它主宰引力,我掌控能量
@梅赛德斯奔驰:首次见面,都需要时间的千锤百炼
@江淮汽车:黑洞:“你好,智聆,请定位我的位置。”
瑞丰S4智聆3.0:“你好,黑洞。你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
@小鹏汽车:所有等待,都是值得的
@广汽新能源:初次见面,与你探索新世界
@东风风行:你可能根本想象不到,除非亲自见证它的伟大
@众泰汽车:见证历史,守望未来
@东风日产:超视距才能及时发现黑洞,不管是在宇宙中,还是旅途中。
@吉利汽车:“Hello!你代表未知,我探索未知。”
五、说在结尾的话
类似黑洞照片这样的科学类刷屏事件,其实并非首次在微博出现,比如此前人类首次“看到”引力波、屠呦呦获诺贝尔奖、霍金去世等,同样引发了全民热议。人在哪里,舆论阵地就在哪里,这些事件足以证明微博依托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内容生态,逐渐形成了移动化全民性的社交平台。
从目前来看,实时的热点话题聚合是用户使用微博时能够发现的一个典型现象。微博用户每天都可以通过热搜以及热门话题来判断当天的热点,由于这些窗口位置是同时面向整个平台的用户,所以更易引起集中评论。泛娱乐类和新闻类的话题极易引发关注,突发事件往往会以话题形式吸纳网友观点和言论。这种特性同样为品牌提供优质的营销土壤,成为品牌营销的标配。对于企业而言,是否能利用微博引发自己的“品牌舆论风暴”,越来越成为营销活动推广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营销新说现已入驻
新浪微博丨新浪看点
搜狐新闻丨网易新闻
豆瓣丨一点资讯丨简书
(来源:营销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