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王巍:以技术创新提升信息服务效率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的2019“超越想象”创新大会6月25日在北京举行,新浪集团首席信息官王巍出席并演讲。

王巍称,信息消费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守住内容价值,利用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内容创作与传播的效率,通过产品创新不断满足用户的信息消费需求,这是新浪人20年来一直坚持的初心。

新浪集团首席信息官王巍
新浪集团首席信息官王巍

以下为演讲摘编:

王巍:感谢《中国经营报》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有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些新浪成长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刚才的两位嘉宾,盛总,郎总分享了真知灼见,让我受益匪浅。我分享的主题是“新消费年景里的向上生长”。

新消费我想可能在座的各位上午已经讲了很多了,向上其实是指我们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面,各行各业,小到油盐酱醋,大到飞机、火箭、高科技,都能够通过创新实现消费需求和消费场景的增长,从而带动行业的升级。

那么,我的分享主要两方面,一方面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新消费,尤其是信息消费领域的一些看法和认识。另一方面,跟各位汇报下新浪、新浪微博在内容信息消费领域的一些工作和取得的一些成果。

首先,我们认为新消费不仅仅是一个定义,其实是以消费者为核心,然后不断的创造消费结构、消费理念的全方位的升级。中国消协对新消费领域曾有过分类,有服务消费、时尚消费、信息消费、农村消费、绿色消费、品质消费。新浪作为一个互联网媒体领域的从业者,毫无疑问是属于信息消费。那么,针对这个信息消费的领域,其实信息消费能够很大程度上带动经济的提升,带动国民经济的提升。

我们看一组数据,这些数据里面从左到右,一个是我国年人均信息消费上的一个消费贡献,大概是600多美元。这个数字跟欧美国家比起来,跟日本比起来是什么样的情况呢?美国年人均信息消费大概是在3400美元,然后日本大概是2400美元。所以,从中国的角度来讲,我们离欧美、日本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是有的。

第二,信息消费产业在我们大概2018年年底的统计里面,全年的信息消费的规模达到五万亿。然后年对年的增长大概是在10%左右。这样到2020年国家的预期大概是在六万亿这样的规模。据统计,信息消费领域每增加100亿的规模,它能带动国民经济300亿的增长。所以说,升级信息消费能够充分释放内需潜力。

信息消费其实从本质意义上来讲,其实是满足我们消费者的精神的需求。我们从消费者的年龄角度来看,信息消费、内容消费有什么样的特点,这也是来源于第三方的数据。70后大多已经步入中年,他的消费结构是比较复杂的,可能有亲子的,可能有丁克的,可能有单身的,更多的注重生活的享受。80后大多成家立业了,对消费的性价比,内容的效率是有要求的。90后基本上是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消费的出生和成长,他们基本上可能是将来的内容消费,尤其是互联网的信息消费的主力军。他们对内容消费、信息消费的诉求可能更多是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的诉求。

那么,不同年龄段的用户对信息消费有不同的一些诉求。但是,他们也共同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问题里面很典型的几个问题,一个是全世界都面临的虚假新闻问题,新闻的客观性、公正性面临问题。另外一个问题,茧房效应;千人千面的内容时代,过度推荐,内容茧房,信息茧房,是不是对消费内容普及会有挑战?同样,不同年龄段的内容消费、信息消费者也会有共同的一些诉求,一方面实现自我的认知的诉求,崇尚自我,追求个性化的内容,追求个性化的信息消费的体验,同样也是对内容的品质、内容的升级,希望通过信息消费来实现认知的升级。

所以,我们分析了信息消费的宏观的趋势情况,也比较了不同年龄段信息消费者的特点、诉求,以及共同面临的问题挑战。我接下去就想跟大家汇报一下新浪和新浪微博作为互联网领域的从业者是怎么做的。

总结来讲,我们做到了“知常明变,守正出奇”。“守正”总结一句话来讲,就是我们希望保持内容品质、内容质量为核心的这样一个重要的因素。“出奇”是利用互联网的科技发展,然后实现信息服务的创新,提升信息服务的效率。

首先,回顾一下新浪的历程,刚才长盛老师也说的,新浪2018年刚刚度过20周岁生日。我们成立在1998年,早期以PC为主,是以PGC,专业内容为主的门户时代。在2005年,新浪推出了博客,引领了用户生成内容,也就是UGC内容的时代潮流。

然后一直到2009年微博,2009年8月微博第一次推出,我们把整个互联网媒体带入了社交媒体的时代。一直到2018年,这个时候移动互联网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我们把新浪又带进了智能媒体时代。具体是什么智能媒体,我们待会儿会再跟大家讲。

我们先讲“守正”,新浪20年的历程其实是经历了互联网媒体一个很完整的发展历程,我们本身也被深深的打上媒体的烙印。在媒体烙印里面,我们新浪一直秉持的是这样一个对高品质内容的追求和坚持。我们的内容来源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我们的内容来源覆盖了百分之百的央级媒体,我们和超过3000家的主流媒体进行合作,同时在这个自媒体的时代,我们的自媒体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近4万家的头部自媒体的合作。除了自媒体以外,我们也有新浪自制的优质IP的专业栏目。

那么,新浪作为门户的代表,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是保留着非常专业的编辑团队和运营团队。那么,这些具有深度媒体经验的编辑,在我们整体的内容创作、内容运营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是我们7×24小时的热点实时报道,还是专业的、深度的、垂直领域的报道,他们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举个例子,前不久有一个很有名的乌龙事件,就是中美贸易战停火这样一个乌龙事件虚假新闻,我记得应该是周一的一大早,我们的很多友商竞相推送这条消息,发送到新闻用户的手机上面。很有幸新浪新闻APP没有推送这一则虚假新闻,为什么?因为我们有自己专业的编辑团队和运营团队,他们会用他们专业的眼光判断这个新闻的真实性、可靠性,然后决定是否发送。

我们说了“守正”,我们再讲“出奇”,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在人工智能时代,媒体业务的采、编、播流程,也就是采集、编辑、发布过程,新浪在每个过程里面引入了人工智能的技术。在新闻的生产,在新闻线索的发现,线索挖掘,在新闻的编写,在新闻的审核,在新闻的聚合和分发上,都应用了相关的人工智能的一些技术,来完成整个新闻生产和传播内容过程的提效和创新。

具体的例子可以看一下,最左边是我们的一个系统,叫鹰眼系统。鹰眼系统是干什么的?我们刚才也介绍到,微博从2009年创始到现在其实已经积累了大概十年的数据,这个数据是中国特有的社交网络媒体的一个内容的生产、传播、酝酿、发酵,然后爆发的这样热点爆发的开放性数据。我们的鹰眼系统其实是在微博这个开放的社交平台上,学习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热点的发生、发展和传播过程,然后学习它的生产、酝酿和传播的模式,然后能够捕捉到将来的和正在发生的热点和潜在热点。

这个例子其实是4月16号巴黎圣母院大火的事件,大概是在4月16号的凌晨一点微博上面有一个博主发出了巴黎圣母院大火的第一张照片,这条微博命中了我们鹰眼系统重大事件捕捉的探针,我们的编辑在第一时间通过第三方对内容的真实性做了核实。请注意,这个非常重要,我们的编辑是有人工核实的职责和流程。那么,在十分钟之后,一点十四分,我们的这篇新闻就通过新浪新闻APP和@微天下 微博账号进行了全网的首次发布。

与此同时,鹰眼系统还会对这一条消息在微博平台的爆发和转发过程做监测。我们会监测到,在之后的十分钟之内,微博上的头部账号的转发是平时的日均传播量的10倍还多。我们鹰眼系统会判断这是一个正在形成的热点,系统会告诉我们的编辑准备相关的新闻,准备相关的历史内容、做相关的智能专题的内容。这个就是我们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快速发现热点,快速挖掘线索的这样一个能力。

第二张图AI写作,今天有新浪财经的直播,新浪财经7×24小时的内容,包括股票的、期货的,相关财经的专题都是可以通过机器模板然后自动生成的,相关的文件、文字、格式通过数据的自动填充和自动更新,能够快速的提升我们新闻发稿的能力。

第三,视频云剪。大家都熟悉NBA比赛,NBA比赛的时间是每天早上的八点到十点几个小时的时间,正好是上班时间。可能一些球迷没有办法从头到尾看完整场比赛。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呢?我们提供一个视频智能拆条的服务,所谓拆条就是说,我们通过信息检索,通过自然语言技术,把NBA比赛里面的精彩环节,包括扣篮、投篮提取出来,自动把这一段视频拆出来,就是剪辑出来,变成一个图文直播的精选内容,这样NBA的球迷可能不需要从头到尾看完整场比赛,可能只需要花几分钟就能把最精彩的内容快速消费了。这个过程也是自动的。

然后,人工智能聚合专题。我们这边的例子也是前不久的奔驰女车主投诉的专题,这个事件其实发酵的过程时间比较长,前后跨度较大,中间也有几次来回的反转。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我们通过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些技术自动提取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把事件的脉络线用关键时间点按照时间序梳理出来,然后每个脉络的关键时间的新闻我们把它自动拼接起来,这样我们的消费者、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点进到这个专题,迅速掌握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这也是我们媒体AI的一个功能点。

场景化传播,刚才郎总也提到了,在接下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在5G时代,人跟物之间的传播,相互互动的关系,我们相信资讯消费、信息消费也会做进一步的拓展。除了我们平时的PC电脑、手机屏幕以外,可能这些资讯消费端会扩展到智能家居,扩展到智能穿戴,扩展到智能音箱,或者是互联驾驶。所以,我们的内容不单单出现在PC荧幕上面,不单单服务于手机用户,我们也出现在百度的音箱,小米的智能音箱,或者是汽车厂商的互联驾驶的屏幕上面。

基于上面我们讲的“守正出奇”,新浪新闻APP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们在第三方的数据统计上面,新浪新闻APP的日活达到3500万,月活用户大概接近一个亿,连续13个季度保持增长,在行业里稳居行业前三。同时我们刚才提到,本身新浪的新闻不单单出现在我们自己的网站、手机客户端、手机网站上,我们会出现在整个生态领域上,包括我们的合作厂商、合作伙伴。所以,新浪新闻APP整体的生态流量月度活跃用户大概能达到4.1个亿这样一个规模,基本上是整体生态流量上面的领跑者。

可以说,新浪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门户网站,我们在内容建设、产品建设、技术建设上面一直在不断的努力,守住内容价值的核心,同时利用技术创新,不断提升内容创作与传播的效率,不断通过产品创新来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也是新浪人20年来一直坚持的初心,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新浪财经

网友点评

    二手车

      查看更多二手车
      还有3个信息需要填写哦~
      底价将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您的手机
      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获取底价
      微博
      微信
      朋友圈
      关闭
      文章
      相关推荐
      取消
      取消

      海报生成中

      请稍后

      ...

      长按上图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