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如今,新能源汽车终于从众人讽刺的“电动爹”变成了实至名归的“大趋势”。
新势力和传统车企都在电动化的路上越跑越快。随着电动车越来越多,相关的安全事故也越来越受关注,自燃事故、智能辅助驾驶事故,虽然仍是小概率事件,但并不妨碍其发酵为全社会的热点。
而为了验证产品的安全性,厂家“虐车”的频率和花样也越来越多。这回,一汽-大众安排了自家的ID.4 CROZZ (配置|询价)在中国汽研接受业内首次双假人侧面柱碰测试。
其实大众ID.4这款车曾在EURO-NCAP(欧盟新车安全评鉴协会)做过碰撞测试,也获得了五星评级,在成人乘员和儿童乘员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
本次测试也正是参照EURO-NCAP侧面柱碰规程,试验车辆(车辆纵向中心线之间形成75° 的碰撞角)以32km/h的速度侧面撞击固定桩。亮点则是增加了后排假人伤害值考察。
从名字就能看出,侧面柱碰测试模拟的是车辆侧滑撞击大树、电线杆、指示牌立杆等事故形态——障碍物的刚度巨大但接触面小,对车辆侧面的局部侵入量大于侧面碰撞,因此对车内乘员造成的伤害也具有特殊性。根据相关机构统计显示,在中国由于侧面碰撞事故而导致死亡的案例中有38%是因为乘员的头部撞到树或杆等物体上造成的。具体到电动车,侧面柱碰对电池包也是一大考验:不像车头车尾有一定的缓冲,来自车身侧面的冲击几乎会直接传递到位于车辆底部的电池包上。
本次测试主要包括四个评判维度。
第一,前排驾驶员假人的伤害值。侧面柱碰中假人头部基本要正面接受和刚性柱带来的冲击,传感器集中在头部、胸部、腹部、盆骨等部位。撞击后侧面气帘正常弹出。前排假人的测试数据都高于上限标准。
第二,后排儿童假人的伤害值,头部、颈部、胸部,儿童比较脆弱也是更容易受伤的部位。儿童假人也是放在安全座椅上进行测试的(无论何种车型,安全座椅对于保护儿童安全都很重要),增加后排儿童假人的的目的也是为了模拟家庭出行的情况。
第三,电池包情况。测试数据显示车辆在0.8s内电压下降到43V。快速断掉高压电可以避免短路、热失控等情况出现,同时电解液未出现泄露,动力电池系统未发生位移、起火或爆炸。门槛侵入量为4.55cm,并未对电池包造成损害。
ID.4 CROZZ采用了方形电芯模组,其供应商为宁德时代,整个电池包的形状也较为规整,位于电池包四周的铝合金边框除了固定作用也可以很大程度上保护电池,防止侧面撞击造成损伤。
第四,车身情况。主要是车辆B柱、侧门的结构侵入量。无论电动车还是燃油车,车身情况对于事故后逃生和救援的便利性非常重要。
总的来看,ID.4 CROZZ在本次碰撞测试的表现颇为优秀。在传统的安全设计之上,电动车市场的发展对安全性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这些新的问题也像电动车概念一样,多少带有些“网红”的气质,颇受关注。各种各样碰撞测试除了视觉刺激也带来了一轮轮科普,相信大家开的车也会随之“碰碰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