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9月11日,为期一周的慕尼黑车展(IAA MOBILITY 2023)落下帷幕。作为世界五大车展之一,也是欧洲规模最大的国际性车展,慕尼黑车展在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本届车展参展商共计675家,涵盖整车、零部件等各种领域,参展阵容相比以往缩水。
长期以来,慕尼黑车展一直都是欧洲汽车巨头的舞台,亦是大众、奔驰、宝马的主战场;如今的2023慕尼黑车展,却迎来了一些新的转变,由比亚迪、阿维塔、小鹏、零跑、赛力斯、MG、东风风行等组成的中国新能源品牌队伍深度参与。
据统计,本届慕尼黑车展上有近50家中国企业参展,约占总参展企业(675家)的7.4%。不得不说,随着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迅速扩张,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瞄准海外市场。当然,今年的2023慕尼黑车展也向汽车行业释放了新信号,接下来让我们简要分析。
德系巨头迫切要扳回一局
慕尼黑车展素有“汽车奥运会之称”,德国也是欧洲汽车市场的大本营,而慕尼黑又是宝马的起源地,因此慕尼黑车展便成为德系车企的主战场,各品牌无一例外展示了各自在电动化、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的最新成果。
除了传统的展馆,本届慕尼黑车展还在城市核心区域搭建了开放展区,比如王宫中庭的奔驰展区、拜仁图书馆前的宝马外场,市中心的奥迪体验区等,都在向外界传递着德国汽车品牌的深厚历史底蕴和最新智能科技。
不过,在本届慕尼黑车展,丰田、本田、日产、三菱、通用、起亚等非欧洲本土车企继续缺席,由法国PSA集团和意大利FCA集团合并而来的STELLANTIS集团也同样没有出现官方的展位图中。以大众、奔驰、宝马为代表的德国本土车企,仍旧是IAA上的“主角”。
本届慕尼黑车展的最大看点,无疑是宝马Vision Neue Klasse全新纯电概念车,这款车是即将在2025量产的宝马新世代电动车提前预览,新车引入了第六代BMW eDrive电驱技术和全新的NCAR(New Cluster Architecture)架构。
同时,宝马新世代概念车通过全景视觉(BMW Panoramic Vision)展示新型显示器。据宝马介绍说,横跨驾驶座和副驾驶座的大面积风挡玻璃底部会投射各种信息,这种形式将首次适用于量产车型。
另外,新世代车型还采用了800V电气架构,语音助手等技术。不过令人担心的是,目前800V、智能座舱等技术在中国已经出现大面积普及的趋势,等到新世代车型2025量产后是否会被认为是落后技术有待于时间验证。
此外宝马方面还透露,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基于NCAR平台的量产车型将在匈牙利的新工厂进行量产,并在两年内推出至少6款不同的新世代车型。
另外,MINI (配置|询价)品牌带来了全新纯电动MINI Cooper和Countryman 车型。其中,全新纯电动MINI Cooper延续了家族化设计元素,采用“迷你至简”设计风格,保留经典的同时也有了创新,尤其是数字化座舱方面提升明显,同时还拥有卡丁车般的驾驶乐趣,成为新看点。
同时,MINI方面还表示,到2027年纯电动车在全球的比率将达到50%。2030年,MINI将成为宝马旗下首个实现纯电动化的品牌。一同发布还有全新一代MINI Countryman,与宝马X1一样,是基于宝马油改电平台打造。
相比宝马而言,梅赛德斯-奔驰相对来说比较低调,全新CLA级概念车在车展首发亮相,新车基于全新MMA平台打造,采用全新设计语言和全新MB.OS操作系统,并配备800V快充系统,WLTP工况续航里程超过750公里,预计2024年量产。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Ola Källenius)表示:“CLA级概念车是全新梅赛德斯-奔驰新生代电动车的先驱。未来,该家族将会诞生4款车型,包括,四门轿跑车、猎跑车和两款SUV。
在2023慕尼黑车展开幕前夕的大众汽车集团媒体之夜,大众汽车ID.GTI概念车正式亮相,标志着经典GTI车型开启全新电动篇章。
ID.GTI概念车出自MEB平台,基于ID.2all打造,除了富有激情、动感的设计外,还加入了更多前沿科技,尤其是在座舱方面。不过大众ID.GTI Concept概念车2027年才会量产,具体表现还要等上市后。
除了ID。 GTI概念车、ID.4、ID.5等电动车型外,第九代帕萨特、全新一代途观等高能效的燃油车型亦亮相。不过,随着大众集团电动化转型推进,这可能是最后一代燃油版的帕萨特和途观了。
值得一提的是,大众集团也带来了奥迪Q6 e-tron原型车,新车基于由奥迪和保时捷联合开发的PPE平台打造,并使用新E3电子架构,定位纯电中型SUV,量产版车型预计将于2024年正式发布。
据奥迪方面介绍,奥迪Q6 e-tron未来将于长春奥迪一汽全新PPE工厂进行本土化生产,并根据中国市场需求适时推出长轴距版车型以及专属智能座舱。
此外,大众的保时捷911S/T限量发售1963台(为纪念保时捷911推出60周年),售价291650美元(约合人民币210万元),预计将于2024年春季开始交付。还有限量18台的Mulliner Batur正式亮相了,搭载宾利史上最强W12发动机。
除了德系车企外,其它欧美厂商也参加了本次慕尼黑车展。其中,特斯拉带来了最新款的Model3车型,该车已经在国内开启预售;福特专为观众提供了电马Mach-E试驾车,雷诺则展示了新款基于CMF-EV平台打造的纯电SUV新款风景E-Tech;欧宝带来了造型设计非常亮眼的Experimental纯电动概念车,各家车企也都在向全球展示电动化时代的成果。
中国品牌组团出击
如今,中国汽车品牌凭借在新能源市场的领先优势,成为全球汽车市场关注的焦点,于是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品牌开始走向海外市场,寻求更大的发展机遇。
根据海关数据,今年1-7月中国汽车出口达到277.8万辆,同比增长74%,出口额达到552亿美元,增长103.6%。乘联会数据也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对欧洲市场出口汽车量占比提升到39.1%,而且这一数字也在快速增长。
行业专家也表示,目前,我国汽车出口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今年我国汽车出口总量非常有希望突破400万辆,向500万辆进军。其中,新能源汽车贡献了重要出口增量,已销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于是我们就看到,今年慕尼黑车展中国企业参展数量较2021年翻了两倍,具体参展企业不仅包括比亚迪、上汽、阿维塔、赛力斯、小鹏汽车、零跑汽车等多家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而且还有宁德时代、欣旺达、亿纬锂能等动力电池供应商,以及地平线、亿咖通、轻舟智航等智能汽车软硬件供应商,也悉数到场。
事实上,中国车企参展的目的很直接,希望借助这场汽车界盛宴,为进军欧洲市场打出声量,让更多人了解品牌。
就拿比亚迪来说,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品牌销量冠军,本次车展带来了众多新能源车型,包括海豹 (配置|询价)、宋PLUS EV冠军版、元PLUS(海外版命名为ATTO 3),海豚、比亚迪汉、腾势D9 (配置|询价)等车型。新技术则展示了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和iTAC比亚迪智能扭矩控制系统。
其中,比亚迪海豹在欧洲售价已经公布,两款车型分别是44900欧元(约合人民币35.3万元)和50990欧元(约合人民币40万元),是国内海豹的2倍。作为参考,比亚迪海豹目前在国内市场的售价为18.98-28.98万元。
另外,比亚迪宋PLUS EV冠军版(海外命名海豹U),不久后也将在欧洲市场迎来上市,还有腾势D9在欧洲迎来首秀,预计很快也会推向市场。
作为国内造车新势力中知名度比较不错的品牌之一,零跑汽车在本届慕尼黑车展投入了大手笔,展示了全域自研最新成果LEAP 3.0架构,并发布了基于该架构打造的首款全剧车型C10。
新车基于“四叶草”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打造,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布局,并支持800V快充技术。作为一款国内常见且极为典型的入门级电动汽车,零跑的野心肉眼可见,毕竟欧洲品牌在这一领域目前几乎没有任何产品。
另外据零跑方面介绍,基于LEAP 3.0架构打造的后续产品都将基于全球化的设计理念和全球化的研发标准打造。未来2年,零跑汽车将在欧洲、亚太、中东以及美洲等地同步销售5款全球化产品。
在技术授权方面,零跑汽车提出了四个不同的模式:电子电汽架构、电子电汽架构+电池+电驱、车辆平台(包括电池、电驱、电控)、整车开发与制造合作,为其提供了更多与国外车企合作的选项。
虽然小鹏汽车在慕尼黑车展没有展位,但是却以另外一种形式宣布将于2024年正式进入德国市场,将通过“直营+授权”的新零售模式,尽快完善销售和服务网络。同时,小鹏汽车还带来了国际版P7i及G9两款车型,也吸引了不少当地人的关注。
作为中国高端智能电动汽车的代表,阿维塔在本届车展全球首发了阿维塔12,同时宣布新车将于第四季度在中国交付,预计售价35万元起。另外,阿维塔方面还表示,阿维塔右舵产品也将于明年投放海外。
阿维塔12采用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三颗激光雷达、华为提供的电机,以及宁德时代的700公里支持高压快充技术电池组,在现场吸引了不少海外消费者的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慕尼黑车展东风风行也展示了新能源产品,主要包括东风风行全新混动旗舰MPV、雷霆、游艇以及T5等多款新能源车型。
作为自主车企出海的先行者,上汽集团MG品牌在慕尼黑车展带来全新纯电动敞篷跑车Cyberster,以及MG4 Electric XPower和MG Marvel R Electric Performance三款新车。其中,MG Cyberster将完成欧洲首秀。
除了车企,还有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地平线、亿咖通等国内供应链企业参加了慕尼黑车展,他们都是中国新能源产业崛起的助推剂,其中不少参与者也已经和欧洲汽车工业有了先行的联系,展开了合作。
欧洲车企感受到危机
对于本次慕尼黑车展中国品牌数量大涨,部分外媒评价道“中国最近的趋势给欧洲汽车行业,尤其是德国汽车品牌带来了令人深感不安的消息”、“中国迅速转型为电动汽车超级大国,甚至在欧洲本土对老牌汽车制造商构成威胁”、“慕尼黑正在酝酿一场完美风暴”等。
对于中国车企在汽车市场猛烈的进攻,欧洲车企也感受到危机。据报道,欧洲汽车制造商的高管们纷纷表示,面对中国在开发更便宜、更消费者友好的车型方面的领先地位,他们必须努力生产更低成本的电动汽车。
宝马CEO Oliver Zipse此前也表示,欧盟禁售燃油车的计划正在将欧洲汽车制造商推向与中国竞争对手的价格战中,由于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开发成本更低,欧洲的中低端汽车制造商几乎毫无胜算。
众多周知,德国是汽车的发源地,“内燃机之父”尼古拉斯·奥古斯特·奥托和“汽车之父”卡尔·本茨都来自德国。在燃油车时代,相关技术在欧洲发展超过了一个世纪,同时也积淀了大量的新技术,传统车企巨头宝马、奔驰、大众都来自德国,博世、大陆、采埃孚等头部供应商也是德国企业。
早在2010年,大众汽车凭借“小排量涡轮发动机+双离合变速箱”的动力总成,引领全球汽车行业十年有余。然而,进入智能电动汽车时代,德国在技术方面并未实现引领,取而代之的是中国车企。
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上,中国企业已经开始领先欧洲车企,同时这种领先的差距正呈现出扩大的趋势。
在以电动化为主的上半场,大众、奔驰、宝马等已经在和中国车企直面竞争中处于劣势;而在智能化为主的下半场,大众、宝马们正希望通过各种不同的手段,来增强竞争力。
本次参展的雷诺高层表示,“我们必须缩小与中国车企的成本差距,当制造成本下降时,价格也会下降”。他同时指出,中国在电动汽车价值链上非常有竞争力,在此领域中国人领先了我们一代人,欧洲车企必须迅速追赶。
当下,随着中国品牌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取得的优势,越来越多的欧洲车企在面对转型过程中,意识到加强与中国企业合作是解决当下困境的最佳方案。
于是我们看到,大众宣布与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达成框架协议,后者向大众提供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核心技术,首款合作产品将在2026年下线;宝马集团选择大幅增加在华投资,同时还在国内建立研发中心,增强竞争优势。
此外,像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中国供应链企业,也进入了欧洲车企的核心供应链圈层,在以发动机和变速箱为核心零部件的时代,这种现象也是从未有过的。
面对海外车企的不断追赶,中国企业也不甘落后,纷纷瞄准海外市场,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欧洲对于碳排放的要求日益严格,而当地汽车制造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着一个明显的短板,入门级电动汽车细分市场的布局“几乎为零”。
然而,欧洲当地为了满足碳排放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增加,中国汽车企业正是看到了这一机会,加速出海步伐。
目前,蔚来、爱驰汽车、岚图汽车、小鹏汽车等新势力相继进入欧洲市场,并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传统汽车制造商如上汽、一汽、吉利、比亚迪等也推出了适应欧洲市场需求的新能源产品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了234.1万辆,同比增长76.9%。中国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之一。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的表现尤为突出。
面对中国品牌的来势汹汹,欧洲车企所感受到的威胁程度自然也将越来越大。有机构分析表示,“未来10年左右,全球汽车行业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价格更实惠、生产成本更低的中国电动汽车势不可挡,西方汽车制造商或将失去1/5的全球市场份额。
小结:本届慕尼黑车展,中国品牌车企出尽了风头,给欧洲车企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不过,想要进军欧洲市场对于中国品牌也并非一帆风顺,同样充满挑战。当然,中国汽车出海已是大势所趋,这次车展有助于中国品牌提升知名度,推动企业加速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