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小鹏汽车作为中国造车新势力的代表之一,始终以“科技平权”为核心理念,致力于将前沿智能科技普及到更多消费者的用车生活中。2025款小鹏G6 (配置|询价)作为品牌旗下的中型智能电动SUV,在经历全面升级后,以“更强、更快、更焕新”的姿态重新进入市场。本次试驾将基于一周的实际驾驶体验,从动态性能、智能科技、空间舒适、三电系统以及安全设计等多个维度,客观剖析这款定位“AI智驾超级SUV”的产品力表现,看看它是否真能在30万级纯电SUV市场中脱颖而出。
外观设计:科技美学的精进表达
初见2025款小鹏G6,第一印象是其相比老款更加精致协调的整体比例。车身尺寸保持4758×1920×1650mm(轴距2890mm)不变,但通过多处细节调整,呈现出更为成熟的设计语言。前脸部分最显著的变化是升级为“星河光翼贯穿灯”,这条被官方称为“两亿贯穿灯”的灯带配合分体式大灯设计,在夜间点亮时确实拥有极高的辨识度,科技感强烈而不浮夸。
车侧线条流畅,0.248cd的风阻系数在同级SUV中处于领先水平,对续航表现有实质贡献。试驾车配备了全新设计的20英寸花瓣式五辐轮毂,造型动感且与车身比例协调。个人尤其欣赏新增的“星暮紫”车色,在阳光下呈现出从深紫到淡紫的渐变效果,既保留了豪华感又避免了过于张扬,很符合G6“科技实用派”的产品定位。
车尾部分的变化更为显著,重新设计的后包围加入了C字型线条元素,与前脸形成呼应;小鸭尾造型不仅优化了空气动力学性能,也让整车侧面线条更为舒展。后扰流板采用简化处理,去除了多余的设计元素,整体感更强。这些改动虽然细微,但确实有效改善了老款车型尾部略显厚重的观感。
值得一提的是,小鹏G6延续了“同级最大得房率85.6%”的空间设计理念,从外观就能看出其短前悬、短后悬的设计特点,尽可能将车身长度转化为车内实用空间。这种“反对公摊”的设计哲学,在实际空间体验部分将得到验证。
内饰与座舱:质感提升与智能交互的进阶
进入车内,2025款小鹏G6的内饰升级立竿见影。试驾车采用了新增的“扶摇绿”内饰配色,这种低饱和度的绿色搭配深色饰板,营造出清新而不失稳重的氛围。中控台采用全新“爆炸星环”设计语言,最吸睛的当属“星河律动阵列氛围灯”,其光线柔和且支持多色调节,夜间行驶时能有效提升座舱高级感。
材质方面,小鹏G6这次下足了功夫。Microfiber超纤绒顶棚手感细腻,门板和中控台大面积使用软性材质包裹,甚至副仪表台也升级为软包覆,触感明显优于老款的硬塑料。全新设计的“云感舒适座椅”填充物软硬适中,前排座椅支持加热、通风和按摩功能,其中按摩功能提供了5种模式3种力度可选,虽然不及某些豪华品牌细腻,但对缓解长途驾驶疲劳确有实效。
科技配置的升级更为关键。15.6英寸悬浮中控屏(搭载8295P芯片)与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的组合,在显示细腻度和操作流畅度上都达到了行业第一梯队水准。实际操作中,车机系统响应迅速,多任务切换无明显卡顿,这得益于8295P芯片相比上代2.2倍的CPU算力提升。不过,系统UI设计仍偏向功能堆砌,初次接触需要一定学习成本。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AI天玑智能座舱的交互体验。全场景语音助手“小P”经过X-GPT大模型赋能后,理解能力显著提升。实测中,像“小P,我有点冷,打开座椅加热并把空调调到23度”这样的复合指令能准确执行;“当我下次路过这里时,提醒我别超速”这类场景化提醒也能可靠实现。语音响应速度确实如宣传所言“本地指令无需联网”,但复杂问题仍需云端处理,在网络信号不佳地区体验会打折扣。
另一个实用升级是9英寸流媒体后视镜,视野较传统后视镜扩大300%,在夜间或雨雪天气优势明显。不过,习惯传统后视镜的驾驶者可能需要时间适应其显示效果。
驾驶体验:舒适取向的动态调校
驶入公路,2025款小鹏G6的动态表现很快展现出鲜明特点。试驾车搭载218kW单电机,匹配800V高压SiC碳化硅平台,数据上虽不算狂暴,但实际加速感受轻快有力。官方未公布百公里加速时间,体感估计在6秒左右,对于家庭用户完全够用。电门调校偏向线性渐进,即使突然深踩也不会出现突兀的推背感,这种设定在城市拥堵路况中更能减轻驾驶疲劳。
底盘表现是本次升级的重点之一。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悬架结构本就属于同级高规格,配合小鹏自研的“HRS液压回弹减振器”和“太极悬架衬套矩阵”,确实实现了宣传中“媲美奔驰GLC ”的舒适性。在应对减速带时,悬架能有效化解冲击,传递到车身的震动柔和且干脆;驶过连续起伏路面时,车身起伏控制得当,不会出现令人不适的反复晃动。这种调校风格明显偏向舒适,虽然牺牲了一些激烈驾驶时的侧向支撑,但对G6的目标用户而言无疑是正确选择。
转向手感值得一提,由中欧团队联合开发的方向盘提供了舒适、标准、运动三挡可调。即使在最运动的模式下,转向力度也偏轻,但指向精准度不错,车头响应速度也令人满意。这种设定让G6在城市中穿梭灵活,高速巡航时又能保持稳定。
NVH表现超出预期。全车36处声学包、非对称厚度双层隔音玻璃等设计有效隔绝了外界噪音,即使在120km/h高速巡航时,车内交谈也无需提高音量。电机噪音几乎不可闻,主要噪音源来自高速时的风噪,但完全在可接受范围内。这种静谧性配合7.1.4声道Xopera音响系统,长途旅行确实是一种享受。
全新的X-pedal单踏板模式经过优化后更易上手,动能回收力度随电门踏板深度线性变化,几乎可以适应所有日常驾驶场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坡道保持”功能,在重庆这样的山城测试中,即使面对陡坡也能稳定驻车,起步时扭矩补偿准确,完全消除了电动车坡起时的溜车焦虑。
智能驾驶:向“不想接管”迈进
小鹏汽车一直以智能驾驶为核心卖点,2025款G6全系标配的“图灵AI智驾”系统确实展现了令人信服的实力。硬件上,双Orin芯片+8M高清摄像头的组合提供了充足算力和感知能力。实际体验中,系统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准确快速,不仅能识别常规车辆、行人,还能准确判断施工锥桶、临时路牌等特殊物体。
在高速路段,系统的车道居中能力稳定,即使面对较大曲率的弯道也能平滑通过。自动变道功能果断但不冒进,变道前会综合考量旁边车道车速、空间等因素,接近人类驾驶员的决策逻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应对加塞的能力,当前车突然切入时,系统会先轻微制动评估情况,再决定是适度让步还是保持车距,这种“防御性驾驶”策略大大提升了乘坐舒适性。
城市道路的体验更为复杂。系统能够处理无保护左转、红绿灯识别等场景,但对于突然横穿马路的行人或电动车,有时还是会显得犹豫。施工路段和复杂环岛虽然能够通过,但过程中驾驶者仍需保持警惕。总体而言,城市路况下系统可靠度约达到80%,与宣传的“不想接管”还有差距,但已是目前量产车中的第一梯队表现。
新增的“车位到车位”代驾功能确实实用。在设定好家庭和公司地址后,系统能记忆常规行驶路线,下次上车只需双击拨杆就能自动驶出车位并开始导航。实测中,系统能正确处理小区内部道路、停车场闸机等复杂环境,但面对突然出现的障碍物时还是会要求人工接管。这项功能目前更适合固定路线的通勤场景,完全自动驾驶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自动泊车功能精准可靠,无论是垂直、侧方还是斜列车位都能轻松应对。新增的“手机控制泊出”功能在狭窄车位中尤为实用,可通过手机APP遥控车辆驶出车位,解决了传统车门无法完全打开的窘境。
空间与实用性:家庭用户的首选
空间表现是小鹏G6的传统强项,2025款延续了这一优势。前排座椅调整至标准驾驶位置后,身高178cm的体验者在后排可获得超过两拳的膝部空间和一拳的头部空间,这种表现已经接近某些中大型SUV。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后排座椅靠背支持27°-38.4°共12档调节,长途乘坐时能找到最舒适的姿势。
储物空间设计周到,门板储物格可轻松容纳大号水瓶,中控台下方的悬浮设计创造了额外储物空间,扶手箱容积达到同级领先的7.5L。后备箱标准容积571L,放倒后排座椅后可扩展至近1500L,实测可同时容纳一个28寸行李箱、两个20寸登机箱和多个随身包,满足家庭出行需求毫无压力。
细节设计体现用心:后排座椅加热、超大化妆镜、后备箱12V电源接口等配置提升了日常便利性;6kW对外放电功能更是露营爱好者的福音,可同时支持电磁炉、电烤盘等大功率电器。不过,后排中央扶手稍显单薄,且未配备独立空调控制面板,这些细节仍有提升空间。
三电系统:效率与补能的标杆
小鹏G6搭载的800V高压SiC碳化硅平台和5C超充AI电池组成了目前行业领先的三电系统。试驾车配备80.8kWh磷酸铁锂电池,CLTC续航里程725km。在实际混合路况测试中(高速占比60%,城市40%),表显电耗稳定在13.5kWh/100km左右,实际续航约670km,达成率超过90%,表现相当扎实。
充电性能令人印象深刻。使用小鹏S5液冷超充桩时,10%-80%充电仅需12分钟,峰值功率达到451kW,相当于每分钟增加约37km续航。这种补能速度极大缓解了电动车长途出行焦虑,实测在服务区休息15分钟即可补充近400km续航,体验已接近燃油车。
电池安全性也值得称道。四方格立体防护框架和AI电池医生系统提供了全方位保护,在试驾期间经历了几次较大颠簸和一次轻微托底,电池系统均未出现任何异常。官方宣称的2000J底部冲击防护能力虽无法直接验证,但确实给了驾驶者更多信心。
X-HP3.0智能热管理系统在低温环境下的表现超出预期。在5℃左右的环境中静置一夜后,次日早上通过手机APP提前开启电池预热,实际充电速度仅比常温条件下慢约15%,远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安全性能:全方位的防护理念
2025款小鹏G6在安全方面的投入不容小觑。国内首创的前后一体铝压铸技术不仅实现了41,600N·m/deg的超高扭转刚度,还通过减少焊点提高了车身一致性。这种设计在理论碰撞测试中能提供更好的乘员保护,当然我们希望永远不要有机会验证。
主动安全系统表现可靠。AEB自动紧急制动在60km/h以下对静止车辆识别准确;车道保持辅助力度适中,纠正方向时不会与驾驶员“抢方向盘”;盲区监测提示清晰及时。不过,交通标志识别系统有时会对临时限速牌反应过度,建议驾驶者保持注意力集中。
电池安全方面,除了前述的物理防护,系统还具备7×24小时云端监控和三重短路保护,官方宣称短路保护响应时间小于0.005秒。虽然无法实测这些极限情况,但完备的安全设计确实让人更加安心。
总结:科技实用主义者的理性之选
经过一周的深度体验,2025款小鹏G6展现出了全面而均衡的产品力。它或许不是某个单项的冠军,但在空间、智能、舒适和效率等多个维度都达到了优秀水平,几乎没有明显短板。相比老款车型,34.3%关键部件的更新和81项体验升级确实实现了“改款即换代”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