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从我们的微博话题#带着问题去试车#的投票中就能看出,动力与续航是网友对于BMW iX最为关心的,这占据了40%的投票,而排在第二位的便是操控感受(28%),第三位的才是外观设计。显然大家都不希望iX失去了“宝马味道”。那我们就从这里开始吧。
创新BMW iX是一款从推出就开始饱受争议的车型,这既是期待,又是对于情怀的恋恋不舍,大家都希望看久负盛名的汽车厂家能推出什么样的新能源产品,同时又希望它的步伐能够稍稍慢一些,别一下子让我们都不认识了。
最终,BMW给出的答案是:我就要离经叛道!
这是在新能源浪潮的冲击下,任何一家汽车厂商都不得不面对的抉择与剧变,而BMW的这一次改变可以说是洗心革面,因为它不再是一台简简单单的油改电产品,而是一整套全新的逻辑,拥有全新的设计语言、全新的技术、甚至还有全新的命名。
先来认识下它吧,在BMW的家族谱系中,i代表着电动车,X代表着SUV车型,前者有i8和i3,后者有iX3 (配置|询价);但这一次似乎有些不合情理,因为iX的组合被直接用于这辆车的名字,可见BMW对于它的定位之重,iX可以被认作是BMW家族进入电动化的初始之作。
外观无疑也是被大家争论的部分,越来越大的鼻孔,越来越细的眼睛,显然是对于东方审美观的冲击,不过我要告诉您的是,iX的设计师恰恰来自于中国,他就是来自四川的设计师李田原,在成都车展上,我曾有机会面对面沟通,当我问及到外观造型的时候,李田原给出的答案是,电动化的外形设计有一部分是为了科技做出的改变,比如这个越来越大的“双肾格栅”背后,其实是安装了大量的智能驾驶设备。而随着光源照射能力的不断加强,我们用很小的车灯面积就能达到很高的亮度。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iX的设计代表着未来趋势。
iX在BMW内部的代号是i20,其实它的外观造型非常忠于之前的概念车iNext ,整体的设计理念为“Shy Tech”隐形创新科技,这是BMW电动时代的全新设计语言,官方把它叫做“原石切割”。我们分配到的这台车为iX的车型主打色“砂金红”,车身线条充满了雕塑感,下宽上窄,整体轮廓显得非常刚毅,但棱角之处都做了圆滑处理,帮助其看起来没有那么的硬。
说几个车身上非常有意思的细节,首先是iX的引擎罩是不能自行打开的,必须由4S店操作才行,因为它的里面是前轮驱动电机以及热管理系统,一般车主打开以后估计也是两眼懵。
“大鼻孔”的本名叫“双肾格栅”,只不过当它的面积变大了之后,与中国百姓喜闻乐见的某种动物器官非常相近,因此才被改换了说法;但考究其细节设计非常精致,三角形的元素参考了人眼视觉的自然延申效果,同时这块面板还选用了自我修复材料,带有聚氨酯涂层和加热丝,在温度的帮助下,一些日常行车造成的轻微伤痕都能自行修复。
既然前引擎盖打不开,那么玻璃水在哪加?答案是车标,当然您要答案给出是4S店,也没毛病。
我喜欢用“柳叶弯眉”来形容iX的前车灯,这是目前为止BMW量产车上最细长的大灯了,内部由两个LED激光矩阵组成光源,细节之处点缀有“BMW”logo。
BMW iX的车身尺寸为:4953x1967x1695mm(长宽高)轴距达到了3米整,整体除了矮一点之外,车身的大小与X5比较接近。采用这样造型的好处在于能够更好的隐藏车底电池组,不过BMW显然没有想把它做成SUV,事实上BMW给它的定位是SAV车型,一款更加偏重公路驾驶的多功能车型。
我们试驾的这台红色iX选配宝马的个性化外观包,车门饰条、门把手及车尾标等都是哑光的金色,颇有些钢铁侠的风格,也提升了车辆的时尚气息。
iX采用了无框,打开车门,便能看到门框内的碳纤维车架,宝马称之为Carbon Cage碳纤维笼式车架。
车顶前横梁以及车尾门框架都使用了碳纤维材料,整个车身还用了大量的铝合金型材,不同强度的钢材和铝材搭配在车架强度以及轻量化上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与车头呼应,iX的车尾也采用了细长的尾灯设计,内部灯组组成了一个“L”的形状,这与BMW大家庭保持了一致,另外这个尾灯全部被设计在了尾门之上。
车尾标上也是另藏玄机,不仅安排了摄像头,还有喷洗装置。
既然网友最关心的是动力与操控感受。那我们就把它提前来说说。
目前进口到中国的车型均为xDrive 50,搭载前后两个电机,四轮驱动,它拥有526Ps的综合最大功率,电池容量为111.5kWh,WLTP续航里程630km,0-100km/h加速时间为4.6s。在欧洲市场BMW iX还有稍低一个级别的xDrive 40,以及代表着极致运动性能的M60 (配置|询价)车型,预计M60车型的动力输出将会超过600Ps,同时成为第一款挂M标的iX系列车型。
这里有必要了解下iX上所搭载的宝马第五代eDrive电驱单元,它采用了在乘用车上较为少见的自励同步电动机,原理是采用通电的转子实现电励磁,能够对转子磁场进行直接控制,这样一来它的调速范围就会非常大,好处是可以省掉一个两档的变速箱。
在电池组上,iX使用了双层式高压电池,由宝马自行开发制造。电芯则是来自韩国的三星SDI及中国的宁德时代。它们被平铺在底盘的中间部分,位于前后两个电机之间。
在快充能力上,xDrive 50支持200kW的峰值充电功率(400V下),理论上10分钟就能补充150km的续航电能。同时凡是购买iX的车主,厂家都会附送这个挂壁式的充电盒。
接下来就是让我们最期待的试驾环节。我们本次的试驾线路是从北京的三元桥到昌平的长城脚下,全程大概220km,我们将会全程记载电量的实时情况。
很多人担心iX会变了宝马的驾驶味道,经过了我们一天的仔细体量,可以说iX的腿脚功夫基本延续了BMW家族的一贯本领,在大幅度压弯时它并没有出现多余的摇摆,整体底盘的反应依旧堪称是积极敏捷,而在面对着地面上的一些坑洼时,空气悬架的滤震表现堪称是“公路熨斗”。
不过也有些与汽油车明显的不同感受,首先是身高,其次是体重。iX有着与X5十分近似的身材,唯独矮了一头,再加上电池位于底盘上的设计,这就让它的重心非常低,相比传统的SUV高重心,iX开起来无限接近于普通轿车,并没有SUV那种“多一度”的摆动。但由于它的体重已经超过了2.5吨,在进行高速攻弯的尝试中,能明显感觉到轮胎的极限来的更早,如果你不尊重轮胎的嘶叫,那么接下来就是轻微的推头带给你微微的紧张,再然后电子系统介入制止你的鲁莽。
底盘上iX采用了常规高端SUV通常的结构,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配置加上双轴式自适应空气悬架,后轮带有随动转向功能,要知道这套悬架在欧洲的车型清单上已属于顶级选配,所以中规版的iX在底盘硬件配置方面可以说没有什么槽点。
最后再让我们来聊聊动力,在电动机时代,强大的动力似乎已经变得十分廉价,但无论何时作为一款高端车来讲,动力性能又是不可缺少的。今天我们试驾到的这台xDrive 50有着526Ps的最大马力,以及765牛·米的峰值扭矩,4.6s内就能将这台2.5吨的家伙推到100km/h,但这些都只能作为它豪华车的敲门砖,而真正能展现BMW实力的则是iX在120km/h以后的高速再加速能力、极速(官宣200km/h)、以及整体对于电动机的噪音控制。
受制于法规限制我们没有能够尝试iX的极速,但比较起来我更烦日常驾驶时候电动机所发出的那种低频嗡嗡声,好在这一点上,身为老牌豪华车制造商的BMW深谙其中道理,不仅严格限制了电动机噪声,还模拟了发动机音效,带来了一些汽油车的回味。
iX提供了三种驾驶模式选择,分别是“运动“、”节能”、“自定义”,总结下来,这台有着超过500Ps马力的iX并非是一台直线蛮牛,但尽管它有着这个级别车型上较高的敏捷腿脚,力度很轻的方向盘也能提供很好的路感,但它的性格却绝对不鼓励你激烈驾驶,尤其是在最多被用到的”经济“模式下,温柔的油门调教告诉你轻松驾驶才是它的主旋律。
我还很喜欢的一点就是iX提供了多档位的动能回收调节,将主动权交回给驾驶者这一点很重要,尤其是对于老司机而言。最强状态是在“B“挡上,既单踏板模式;也可以完全关掉动能回收功能,获得燃油车一样的滑行感受,不过更多的时候能量回收系统都会选择在”自动“状态下,让电脑自己去适应驾驶者的习惯与风格。
最终在续航方面我们得到的答案是,单次行驶里程107km,消耗电量22%,当然这里面包含一些我们在试驾体验过程中的激烈驾驶情况,日常客户使用“节能”模式时,会比这个消耗少,官方给出的数据为WLTP续航里程630km,根据实际情况推算,我们建议iX单程续航在500-550km左右比较靠谱。
以往BMW的内饰是我不太喜欢的部分之一,因为我总觉得它过于运动或者说”战斗“,缺乏温馨感,那种感觉就像是一直穿着紧身衣一样有点不自在。而这一次iX的内饰没有之前任何一款宝马车的影子,它是全新的,也是Shy Tech极简设计概念下的产物,大横屏式的液晶仪表盘连同六边形的双辐式方向盘,令人耳目一新,而最少的按键数量加上来自于家具灵感的中控面板,让它看起来整洁又雅致。
设计师希望位于驾驶T型区内的水晶样式的换挡旋钮能成为内饰亮点。这在一般品牌的车上难免会被奚落一番,但用在iX上却能被大多数人所理解,或许这就是BMW品牌所蕴含的价值。
iX的中控台上依旧采用了大面积的皮质材料进行覆盖,官方介绍这些皮革是经过了橄榄叶萃取物的鞣制,无味无害,其余部位则搭配用了天鹅绒织物覆盖,减少了对真皮的使用。不过我到觉得对于iX这个新生代产品而言,不用真皮才更加符合其调性。
六边形的方向盘是第一次应用在宝马车上,双幅式设计,实际使用起来没有造成什么困难,方向盘上的按键数量也被刻意控制了,并且带有震动反馈,航道偏离的警示也是通过方向盘的震动来传递。
仪表的背景界面支持主题切换,行车信息显示十分简洁。
全新的iDrive 8.0车机系统终于在iX上实现了首秀,就如同iX的设计理念一样,这套系统的菜单逻辑也十分简洁,分层很少,主要功能都可以在菜单中直接调用,有些类似于我们平时用的智能手机操作界面。
中国版的iX上搭载了与腾讯深度定制的车载场景,支持车载微信以及通过全景摄像系统实现的行车记录仪功能。目前这套系统还在不断的进化中,所有最新的功能或者合理化改进都可以通过OTA升级。
有一点是令我没有想到的,就是iX上的这套座椅变得非常柔软,棱形的网格缝合增加了一点调性,但在我的印象里,宝马从未有过如此明显舒适性倾向的座椅。另外有趣的是音乐的低音鼓点会通过椅背传递给乘坐者,以达到音效“4D“的效果。
由于车底有着电池包的存在,所以iX的坐姿有些偏高,不过在空间方面BMW的控制还是非常到位,我们的体验编辑身高达到了1.9米,坐上去也丝毫没有压力。
地板高的情况在后排座椅也同样存在,坐直后大腿有些悬空,好的方面是,iX的后排地板为纯平,再加上这张柔软平坦的大沙发,还是能够营造出一个不错的后排使用空间。
iX的座椅调节按键被设计在了车门板上,与欢喜冤家奔驰一模一样,这是为了致敬奔驰?还是怕划伤顾客手腕上那名贵的手表?
车内有两个细节值得一说,第一个就是在车门上宝马还额外设计了机械式的紧急开门拉手,以防断电时造成不便。
第二个就是iX通过车身后部的感应器可以对后方来车进行提前警示,设计师在车窗槽附近设计了一条灯带,开门时候后方有来车就会变成红色灯光用以警示,从而避免突然开门造成危险。
可变色的全景天幕仿佛是最近高端车上的标配,据官方介绍,这块玻璃是目前宝马车型内
面积最大的天幕,可以实现分级调节透光率,具有优秀隔音隔热性能,不过遗憾的是它并不支持任何方式的开启,同时按照国内用户的习惯也少了一块遮阳帘。
iX后排座椅支持分比例放倒,后备厢的空间非常平整,看上去虽然不大,但满足日常使用没有问题。由于尾灯设计在了后门上,所以开启尾门之后,它的造型就变得有些怪异,后备厢门边还带有示宽灯,给予后方车辆警示的作用。
总结:
BMW用iX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对于未来车型的最新成果,这款车也被定义成了家族的“技术旗舰“。在整日的试驾过程中,BMW的工作人员一直在向我们询问,这款车是不是现在最好的电动车。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丝毫不担心BMW会造出一辆出色的电动好车,但关键问题在于,在如今电动车操控质感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BMW如何保持自己的”宝马味道“?如何能够将自己的驾驶激情完美延续下来?好在,在iX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些答案,也看到了BMW的坚守。
那么最后一个问题来了:“这车到底会卖多少钱?”
我猜80-100w,您觉得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