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来源:中新汽车
中国正向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一路狂奔。
尽管一季度汽车市场产销数据并不乐观,但汽车出口还是走出了一条漂亮的增长曲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出口汽车达99.4万辆,同比增长70.6%。其中乘用车出口82.6万辆,同比增长82.9%;商用车出口16.8万辆,同比增长28.1%。新能源汽车出口24.8万辆,同比增长1.1倍。
汽车出口延续了上一年的高增长态势。2022年,中国的汽车出口数据为311.1万,位居世界第二,超越了德国,仅次于日本。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预测,今年汽车出口量将达到400万辆。有业内人士预测,中国有望在今年实现对日本的超越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培育汽车出口优势,各地方、商协会组织汽车企业与航运企业进行直客对接,引导汽车企业与航运企业签订中长期协议。
中银国际认为,受益于我国汽车制造比较优势延续,叠加海外替代需求增长,有效支撑2023年以来汽车出口高景气度延续。
如今,汽车出口业务开始成为不少车企重点布局的领域。汽车出口,真的是一条康庄大道吗?
汽车出口迎硕果
“中国的企业需要更进一步的国际化,外资企业也需要进一步的本地化。”在2023新时代汽车国际论坛暨汽车半导体行业峰会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王侠表示,“市场换技术”是中国汽车航海的1.0时代,在接下来的航海2.0时代,中国汽车产业和全球汽车产业需要“双向奔赴”。
对于近年来中国汽车出口不断增长的走势,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新能源车是中国汽车出口的核心增长点,改变了依赖亚洲和非洲等部分穷国和不规范国家的汽车出口被动局面。”
“2023年3月中国汽车出口突破38.7万台,创造历史新高。由于2022年的上海疫情冲击,今年3月的出口增长超过89%,预计4月翻倍,中国汽车出口很乐观。”崔东树称。
一季度,中国品牌汽车在俄罗斯需求旺盛,销售近6.6万辆,市场份额达到创纪录的42.5%。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月,全俄罗斯近200家经销商售出了1.89万辆奇瑞牌汽车。与去年相比,奇瑞的销售额增长了204%。此外,哈弗品牌一季度在俄罗斯销售新车1.66万辆,销量份额增长100%。吉利的销量为1.27万辆,增长也高达129%。
“奇瑞从2001年开始做出口,20多年来在国际上踩过很多坑,也在不断摸索。最近几年的爆发,我觉得主要还是与整个中国品牌的成长有很大的关系。”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奇瑞汽车营销公司总经理李学用表示。
李学用总结出口经验时谈到三个关键因素。“首先品质上要过关,一定要保证出口到国外的品质要强。第二品牌上要做长期主义,做好品牌的布局。第三,渠道往往决定了销量,所以在很多市场的渠道选择还是比较慎重的,甚至很多地方也成立了子公司在做相应的经营。”李学用直言近两年竞争很惨烈,“既要保证快速得法又要保证发展的质量,国内国际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摄影:刘珊珊)
与此同时,中国客车出口也有突破。今年3月,宇通客车与乌兹别克斯坦签下800辆的出口订单。这一订单创下中国对乌兹别克斯坦客车出口新纪录,也是乌兹别克斯坦首次大批量引进新能源客车。
“近些年,宇通一直在全球目标市场持续布局,已累计出口海外各类客车超86000辆,产品已连续多年批量远销至英国、法国、挪威、哈萨克斯坦、墨西哥、卡塔尔、澳大利亚等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宇通海外营销管理室主任黄云亮在发车仪式上告诉中国新闻周刊,“2023年,宇通会继续加大在新能源目标市场的布局,加速全球的新能源战略转型。”
上海贡献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口岸新能源汽车出口货值居全国首位。
据上海海关数据,一季度,上海口岸出口新能源汽车16.7万辆,货值387.3亿元人民币,分别同比增长30.3%、63.9%,出口货值占全国近六成,稳居全国首位。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占比近四分之一。
“上海本地的企业相对比较优秀,尤其是上汽乘用车和特斯拉两家企业,出口量都相对较强,所以形成较大的增长表现。”崔东树称。
根据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数据,尽管一季度上汽集团累计售出新车891168辆,出现了同比26.99%的下滑,但其出口业务却出现了迅猛的增长。数据显示,一季度上汽集团出口及海外基地销量达到257053辆,同比大涨49.56%。
与此同时,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同样也扮演了特斯拉主要出口中心的角色。近期,上海超级工厂开启了又一个新市场——泰国市场的交付,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场反馈。在马斯克看来,目前上海超级工厂拥有超高效的成本结构,是特斯拉所有工厂里面最为优秀的。
在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亚太多国,中国制造的特斯拉车型同样广受欢迎,接连问鼎单车畅销榜榜首。
崔东树分析认为,欧洲市场对于我国汽车出口贡献较大。“从销量看,2017-2023年的出口是逐步回升的态势,主要是欧洲的贡献,2023年欧洲占比38%,远超其它地区。近期欧洲和北美发达市场的市场份额增长突出,发达国家的市场表现较强。”崔东树称。
以海通码头为例。三四年前,从海通码头出发的汽车中,出口欧洲大约占比只有10%,现在这一数据已经提升到了超过三成。“这两年,前往欧洲运载汽车的滚装船船位常常‘一位难求’”。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相关负责人表示。
成绩显著但并非坦途
尽管我国汽车出口近年来成绩显著,但出口之路并非坦途。面对不同国家不同的政策、投资环境、消费环境等,汽车企业也面临着复杂的挑战。
“经济增长,地缘政治,贸易壁垒,供电安全,成本压力等等,都存在着不确定性。这些都是全球汽车产业要共同面对的挑战。”王侠表示。
一些国外市场的市场环境及消费习惯可能与目前国内的情况有较大差异。“意大利以及欧洲一些市场仍是非常传统的。”意大利Koelliker集团CEO和常务副总裁Marco Saltalamacchia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对于意大利市场来说,网上销售汽车是不合适的。意大利新能源汽车的消费主力年龄多集中在50-60岁,他们对于网上销售渠道接受度很低。”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刘宗巍在2023新时代汽车国际论坛暨汽车半导体行业峰会上对于汽车出口给出三点方向性建议。
第一,战略上要前瞻,要坚定,战术上要稳定,要灵活。
“不能因为别人出海了,我也要出海,盲目的跟风是不行的。如果国内没有做好,即便出去了也不一定能卖好。”在刘宗巍看来,一定是有全球竞争力的汽车品牌出现,汽车强国才会出现。“出海是我们的必由之路,我们占领了发达国家的市场才能说中国成为汽车强国了。”
刘宗巍表示,国际上的不确定性一直存在。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战术上要有所考虑。“欧洲先进入,日本跟进,美国想一些变通的方法,有一些资本的切割和合作也要考虑。”
第二,对海外市场的差异化有足够的理解和敬畏。
“出去之后,他们踩过的雷我们都要踩一遍。欧洲每一个国家,不同地区市场的差异,都是远大于中国的南方和北方,西部和东部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要充分地利用本土的资源,入乡随俗。”
第三,出海要达到什么目标?如果是简单的销量累加,是不持续的。
“要想到怎么做共振,真正成为运营的大体系,使整个集团实力变强,如果要出海,就要输出核心的价值,使得海外业务的竞争力提升。”
在刘宗巍看来,最基础的是输出技术。第二要输出理念、文化、体系,中国在现在这个时代是领先的。第三是输出生态链,产业链,不只是带着国内的供应商出海。“比如说我们和博世合作,在中国把合作模式创新搞好了,然后回去以后可以告诉德国的博世怎么做,这也是很好的供应链出海。”刘宗巍称。
“中外车企唯有坚持走国际化道路,相互学习,优势互补,用确定性的全球视野和合作共赢的理念应对,才能有效地破解这些世纪难题,在新航海时代找准新的航向,发现新大陆,实现新的跨越。”王侠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