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夏利,这是个暴露年龄的词。想起它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总是有些泛黄的老照片,有年代的胶片电影,以及有着那个时代特殊气质的年轻人。明明它离开我们的时间并不算久,可总令人觉得它是上一代人的事。
曾几何时,红色夏利出租车风靡街头。全国大街小巷,抬眼望去,红通通一片夏利,也因此成为一代人的时代特征。“打个夏利”一度成为了“打出租车”的代名词。可以说是夏利开启了一代人对汽车的认知,甚至是许多中国人坐上的第一辆车。
那时,夏利汽车可以称得上是国产汽车的门面和旗帜,它的辉煌,不是现在任何一个国产品牌可以比拟,要说一代经典国民车型,非夏利莫属。而如今,夏利已不在江湖,但江湖中依然流传着夏利的传说。
夏利——“华夏得利”,这是一个从名字就被寄予了厚望的经典品牌。改革开放,百废待兴。随着我国全面进入改革开放,人民对汽车认知与需求快速增长,汽车市场在华夏大地这片尚未耕耘的沃土上,充满了商机,无数汽车企业跃跃欲试。当时,轿车领域几乎是大众的天下,富康、捷达、桑塔纳,“汽车老三样”的名号声名远扬。
相比之下,微型车市场还是一片空白。价格昂贵的桑塔纳、皇冠、富康更多的针对于商务用车和政府公车,汽车还是普通老百姓高不可攀的存在。这片市场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此时天津汽车工业公司先发制人,组织考察团奔赴日本,很快就将目光锁定在了日本大发,1984年3月,双方达成协议,引进其Charade车型,这就是夏利的前身。
夏利的诞生充满了光环,也充满时代的烙印。民族汽车工业的崛起牵动着时代和当时领导人的心。1986年8月,大发Charade车型还在津汽的车间生产线上,邓小平就在时任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的李瑞环陪同下前去参观指示,告诉津汽,要造出为老百姓着想的好车。而在之后的9月30日,一台“为百姓着想”的微型轿车顺利下线,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李瑞环亲自为该车命名:夏利——华夏得利,中国人得利。
夏利的第一款车为TJ730,夏利的一生从此开始,这个时候,大概没多少人会想到夏利这个名字会在中国人的心中留下这么多的故事。
夏利的出师并不算顺利,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主打国民微小车型的夏利售价依然高达10万元人民币,这个价格对刚刚富裕的国人来说并不友好,自然销量并不客观。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化的发展,一个巨大的用车群体迅速崛起,出租车也不再是大城市的专利。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支持下,全国各地的出租车行业发展空前迅速。“的哥”的身影甚至遍布到了每一个县城。
一款车型,一个品牌的成就,离不开自己的努力,更离不开历史的进程,在这样的背景下,经济皮实的夏利很快成为了广大“的哥”的选择。数据显示,1996年,国内出租轿车有80%以上是夏利车;到2000年,夏利仍占出租轿车保有量的三分之一。2005年,夏利更成为国内第一个销量突破20万的轿车企业,这其中出租车行业贡献出大部分数据。躺在这样的功劳簿上,夏利似乎有些安逸。
时代成就了夏利,但夏利同样也会被时代所抛弃。就像曾经的“红夏利”淘汰了曾经的“面的”。2001年,天津夏利迎来上市后首个亏损年份。而正是那一年,中国加入了WTO。
无数的“狼”,踏进了中国的汽车市场。而后2005年夏利车第一次从销量冠军的宝座上跌落,原因更是出奇的简单,只不过因为2004年北京申奥成功,各地政府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对出租车进行了一次整体的升级。此外,汽车的环保标准进一步升级。
从此之后,夏利的光环开始褪去,夏利的身影从国民身边消失,甚至“夏利”的名字甚至开始变得不够光彩,“八手夏利”,仿佛是对一辆车最恶毒的嘲讽,夏利车主成为鄙视链的底端。夏利的“陨落”像夏利的崛起一样突然。
但夏利的退场不是在一夜之间,从神坛陨落下来的夏利也曾多次展开自救,陆续推出了多款车型,资源多次进行整合,但是始终都无法挽回曾经的辉煌,“夏利”这个词也慢慢的成为记忆。
2019年9月27日,博郡汽车与一汽夏利签署协议将正式成立合资公司天津博郡汽车有限公司,一汽夏利以整车相关土地、厂房、设备等资产及负债作价5.05亿元出资,持股比例19.9%。从此,夏利不再具备汽车整车生产资质,这个品牌彻底不复存在,作为“夏利”的一生至此走到尽头。它的消亡都没引起波澜,因为在无数人的心中,夏利这个名字早已变成了过去。
夏利,这是一个充满时代特色的品牌。它的诞生,它的崛起,它的衰弱,它的告别无不充满了时代的烙印。从夏利的诞生到最后的“卖身”,一共走过了33年。三十而立,而夏利这个曾在中国汽车发展历史中扮演过重要角色的国产品牌,在时代的潮汐中,淘去了所有的积淀,掏空了身体,变卖了家产,最终为年轻的“造车新势力”做了嫁衣,剩给人们只有情怀、唏嘘和空落落一个“壳”。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夏利在中国汽车历史进程中似乎将最终活成一个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