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在中国车市的寒冬下,中国品牌的处境受内外力的双重挤压,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这当中有一些品牌黯然谢幕,有一些品牌苦苦支撑,也有一些品牌选择积极某变,在困境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2019年12月底,广汽集团与上汽集团共同宣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新闻就让外界看到了国内车企巨头在面对市场变革与挑战时的应对之策。
然而有关这次联手,外界仍是是充满了诸多疑问,合作的战略意义是什么?谁提出了这次合作?合作中双方分别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刚刚闭幕的2020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接受了包括新浪汽车在内等多家媒体的采访,就以上问题做出了回答。
汽车行业正面临着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传统车企面临着转型的压力,同时又要面对造车新势力的冲击。冯兴亚认为,在这样的形势下,任何一个单一的企业既要完成向电动化、智能网联化、自动驾驶的过渡,同时又要做好制造业本身,满足国际化的发展需要,投入是非常巨大的。
所以在部分领域找到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压力一起担,成果共同享受的合作伙伴是非常重要的。“广汽与上汽领导班子对大势有着相同的看法,所以双方一拍即合。”
如果把广汽与上汽的牵手,比作是一次联姻,那么到底是谁先追求的谁呢?对此冯兴亚风趣的表示,“双方的合作谁先提出来的并不重要,到底是‘我爱你’还是‘你爱我’也不是重点,重要的是‘两个人要幸福,是发自内心自愿的,是非常喜欢对方和看好对方的’”。
广汽和上汽合作涉及各个领域,双方也十分重视集团层面的沟通和交流。据冯兴亚透露,他也会经常询问员工合作的进展情况,并鼓励广汽员工去上汽看看,在他看来这是好事,对大家都有利的事就应该积极去做。
尽管对合作抱有极大的期望,但是对于合作的时间表以及成果的产出,冯兴亚却并不着急。“此次合作不是为了宣传是完全务实的,没有时间表,成熟一个做一个。”
新四化是业内公认的方向,已经到来的2020年相比于过去2019年对中国品牌来说,压力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是随着特斯拉的国产,势必将引发市场的蝴蝶效应。如何看待其所带来的影响?
冯兴亚表示,特斯拉是最先入局新能源的企业,具有领先优势,但也是广汽要超越的对象。“不向先进者学习,只埋头摸索是不行的,要研究先进、学习先进、对标先进。”
对此,广汽也有着宏大的规划,2017年的广州车展上,广汽新能源首次以独立公司亮相,而同时亮相的还有基于纯电GEP平台打造的传祺GE3车型。
冯兴亚表示,2017年中旬前,广汽新能源仍属于广汽传祺下,但是涉及到很多现实的问题,如传统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资源分配的问题,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研发资源倾斜等问题。此外在精力分配和绩效考核上的混乱也掣肘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广汽新能源在独立后,做到了效率最大化,同时也兼顾到资源合理利用的成本最小化。
基于纯电车型打造的平台更被看做是“迟到”的广汽新能源最有力的竞争优势。
目前基于GEP2.0打造而来的Aion LX (配置|询价)上市收获了广泛的认可,有人甚至表示其可以与特斯拉Modelx (配置|询价)相媲美。对此,冯兴亚并没有盲目乐观,与特斯拉的竞争并不是单一产品之间的竞争,靠的是全面的综合实力,眼下广汽新能源还是要注重将Aion LX做到极致。
除电动化外, 广汽去年在深圳发布了ADiGO广汽智驾互联生态系统,系统最核心的就是自动驾驶和万物互联。对于自动驾驶真金白银的投入,也引发了外界太过激进的质疑。冯兴亚对此回应称,自动驾驶是目标,在通往目标的途中每一站都会“沿途下蛋”,把不同阶段的技术装在汽车上,才能保证你在这个领域是全球最先进的。智能化的优势也被冯兴亚看做是广汽超越国际对手的另一个杀手锏。
汽车新四化席卷全球,而中国则身处这场变革的中心。自2015年以来,中国已连续5年蝉联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政策的倾斜,让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的新赛道占据了身位优势。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车企入局,这种优势是否还存在也备受关注。
冯兴亚认为,中国在电动车目前呈现出4个特点。
1。全世界市场规模最大。2。最近几年电动车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化的速度最快。3。目前还是以行业销售为主流,个人消费刚刚起步。4。电动车从经济性上、成本上还不能够完全和燃油汽车竞争,还需要继续政府的补贴和相关政策的扶持。
“这种优势短期内仍然会持续,但长期仍然需要给与政策支持”。冯兴亚表示。
关于2020年广汽的销量目标,冯兴亚透露将会挑战8%。不过这是基于广汽今年对于市场增量在1%基础上做出的判断。
支撑冯兴亚做出以上预测的源自于广汽近几年强势的表现,2016年广汽销量最高时高出行业20个百分点,2017年高出行业13个百分点,2018年也高出了7个百分点。2019年,广汽在库存结构和内部调整上做了很多工作,这部分增量将反映在2020年销量上。综上,冯兴亚认为今年广汽的增量将达到8%。